知识典故
1929年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都受到了重创。作为资本主义原料供应地的南洋未能幸免,大量华侨失业,出现了华侨归国浪潮。据统计,到1932年,从东南亚回国的失业华侨总数为283890人,约占东南亚华侨总数的3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残酷迫害华人。1942年3月9日的《新华日报》写道:“我侨胞受着侮辱,财产遭到查封,生命横被屠杀。不甘作顺民者,只身逃走,过着流亡的生活;身陷虎口者,至今仍遭敌人的蹂躏,这是我侨胞的空前浩劫!”第二次华侨归国浪潮出现了。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还是40年代,国民政府对归国华侨难民都进行了救济。孙中山说道:“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十余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以长留于国人之脑海。”蒋介石在1941年12月发表告海外侨胞书,指出侨胞“对于我创造民国,赞造革命,乃著勋劳;抗战以来,输财输力,贡献尤为宏伟。”两者都高度肯定了侨胞对国家民族的重大贡献,救助工作也积极开展起来。
1930年11月,第二次华侨团体会议通过了《救济失业归国华侨委员会章程》,成立广州市救济失业归国华侨委员会以协助政府救侨工作。由于归国华侨以广东籍为多,现以广东省为例,1930年12月广东省执委会通过救济失业华侨计划并函省府先行救济。同月广东省政府发布训令救济失业华侨,在广州、汕头设职业介绍所。根据广州救侨办事处拟订的《广州救侨办事处救侨计划大纲》,救侨方法分为临时救济和永久救济。临时救济包括设收容处,暂予以食宿之救济;介绍往各矿场大工厂工作;由工务局予以修路工作,以工代赈;老弱者,资遣回籍;老而无依,或残废者,送贫教院安置;有病者,送方便医院就医;组负贩团,使之营生。永久救济则包括开采矿产、垦殖荒地、兴办实业三个方面。从1930年12月广东省开始收容失业归国华侨到1932年1月,广州救侨办事处共收容3625人,遣送回籍者3145名。
针对第二次华侨返华热潮,国民政府成立了回国侨民事业辅导委员会,负责回国侨民的接待、登记、救济和遣送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央政府统一了滇、桂、闽、粤等省的救侨机构,成立了紧急救侨委员会。1942年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颁布了救济难侨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主要有:在重要路口设站所资遣回籍;为比较富有的侨胞设安侨村;为一般职工设小工厂及矿场;设垦区及垦殖场;为知识分子介绍职业;将年老体弱者送救济院等,并请由各同乡会救济。相比第一次对华侨的救济,这一次救助的地域范围更广,救助对象也进一步扩大到科技和文化界人士中间。第二次归国华侨救济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从零星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管中窥一豹。据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统计,从1942年1月到4月25日止,救济归侨数目共664433人,其中由东江归来者240218人,由西江四邑归来者420051人,由南路归来者41700人。根据规定每人每日发给生活补助费2元,大部分遣送回籍,少数无家可归者由各招待所予以收容或安置。
两次救济华侨中,由于救济人数庞大,救济经费有限,有些地方政府救侨不力,甚至出现地方土豪劣绅对难侨勒索,这些使救助华侨事业打了折扣。但是国民政府对华侨这个特殊群体的救助肯定了广大华侨对祖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以及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这两次救济也为抗战时期战争难侨的救济积累了宝贵经验。而日后新中国处理类似的华侨问题也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模式。
参考文献:凌彦《国民政府两次难侨救济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