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民国初年,随着政治、经济变迁的演进,以及西力东渐的影响,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而苏州隐贫会即为典型代表。
隐贫会的兴起
民国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和兵乱的频繁发生,苏城经济受到影响,贫民生计顿绝,当时苏州存有众多的慈善团体对其进行救助。而对于“士之赋闲,商之蚀本,依人者失就”这类表面上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贫苦群体,却没有任何团体进行救助与帮助。于是,苏州部分士绅在1921年冬发起创办苏城隐贫会,救济那些“不得已而失业失就,或因病及衰老,不能作事,又素重体面,无可告贷”,且“既无储蓄,又无恒产”的品行端正的士商。
隐贫会的发起人共16位,其中,曹崧乔、曹惕寅兄弟为主要发起人,最初的会所就附设在曹家一处住宅内。作为主要发起人的曹崧乔,早年出使西欧诸国时对各国慈善事业有过了解,尤以赞赏英国的慈善设施,因而其创办隐贫会恰是受了英国“此类体微周切之设施”的启发与影响。此外,吴颖芝、杨翼之也是典型的新式士绅,既有前清政府的官衔,又曾到国外考察、留学或出使,而陆仲英、万振声、潘壁臣、潘子义等人大都是拥有典当、钱庄、银行、商号等资产的士绅。16人中,10人身兼其他慈善组织的职务,11人兼有市民公社的职务,他们藉慈善组织构成交叉人际网络,在地方公益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促使隐贫会在管理运作上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团体特点。
隐贫会的职员及经费
隐贫会内部办事人员分调查员、教育营业调查员、会计收支员、缮写员、收捐人等。调查员负责对领户的详细状况及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教育营业调查员负责考察领户子弟的年龄、资格、学级及学习的勤怠情况;司核贷款商人营业的经过情形及现状、有无扶持必要等;会计员专司收支款项、造具清册及保管各项簿籍;缮写员记录簿籍、缮写收据及各项通信报告,并助理发款;收捐人受主事者委派,按月收取各会员的月捐。以上各员均由主事者聘任,除缮写员须每日到会办事略酬津贴、收捐人因路途四散而酌给车资外,其余各职都是义务的。
经费来源于地方绅商捐助,并无公款及地方公共机关的拨助。地方人士捐助分为月捐、特捐两项。凡认月捐者自然成为隐贫会会员,其中有些会员以商号或家族等名义入会,每月捐一元或数元,由隐贫会派收捐人凭会中正式印章收条收取。认特捐者,一次捐助若干,数额在百元以上者,则成为隐贫会赞助员。
隐贫会的月捐收入全数发给隐贫户,隐贫户的额数随会员的增多而增加。隐贫各户中,中老年人每人每月1元,4岁至15岁每人每月0.5元,若户中人口较多则须变通办理,如非赖以糊口的赤贫户,则每户每月不得超过3元。隐贫会特捐收入尽数积为基本金,存入钱庄生息,或贷给商人取息,利息用作隐贫子弟的教育费用,只能支息,不能动本。
1923年春季,隐贫会因经费不敷,发行第一届募启,连前共募得基本金15000元,每年利息以7厘半计算,可得1400元,每年月捐可得3600元,这样一年有5000元可供支出,而1924年一年预算约需用8000元,尚有3000元的缺额,这缺额只能通过募捐来补足。隐贫会的收支出纳账目每半年清帐一次,由收支会计处造具四柱清册,以备会员及特捐人查考。
隐贫会的活动
隐贫会的救济对象是生活遇到困难的士商家庭,称隐贫户,又称领户。“隐贫”有两层含义:一为被救济的原本是具有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后因种种变故,生活变得困苦,而向他人借贷又羞于启齿,因而这难言之隐别人往往并不知情;其二,救济人为了顾全被救济人的体面与自尊,而注意对他们的隐情加以保密。
凡品行端正、不染嗜好的士商,因不得已而失业失就的,无论何人均可据情详告隐贫会,由调查员核实情况后,于定额未满时,核计该户口数,填给凭函,该户便成为隐贫会领户。领户可按月向会中指定地点领取钱款,若领户是老弱病残,隐贫会就先期派人送款上门。同时,隐贫会每届夏季就向领户馈送卧龙丹、蟾酥丸、济众水等应时药品;每到寒冬便向领户出借棉衣裤,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春暖后缴衣还洋。领户中如有人身故无力棺殓,隐贫会可预支该户半年贴款以应急。
隐贫会在救济领户贫苦的同时,又时刻告诫领户不要因此养成惰性。一方面劝导领户在年度期限内速谋职业、勤俭自立。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从根本上帮其摆脱困境。
隐贫会专设有贷款,凡是缺乏资金难以维持的中等行业商人,且人诚实可靠、勤劳节俭、没有嗜好及劣迹。营业调查员对其进行情况调查后,决定是否救助。贷款数目由营业调查员就其营业规模及担保人能力核定,担保人必须2人以上,若借贷人不能遵守契约交纳本利时,由主任担保人及联合担保人如数弥补;若商人将钱款用于不正当营业及私自转贷他人,须担保人连带负责。隐贫会的贷款既维持了隐贫商人的营业,其息款又成为隐贫子弟的教育补助费,一举两得,所以又名两益贷款。
对于因病衰老不能做事者,隐贫会补助其子弟学习费用,以该户子弟具备初等小学或相当文化程度能考入高小及高小毕业能入中学或专门学校为符合补助条件。入学后先自行垫付学费,再由家长凭学费收据到会领取补助款。每逢年暑假,该生须向会中汇报各科成绩,优异者将得到奖励。领户子弟入学后,凡有不守校规而遭开除,或无故中途辍学,或不勤学而遭两次留级者,隐贫会即对其停止补助,并追偿以前所付助学款。
隐贫会为没有职业的领户青年妇女设立妇女手工传习所,延聘女教师教授缝纫裁剪等技艺。课目有铁机新式缝纫裁剪各式衣服、装拆及揩擦机件等项。四星期后学成毕业,由会中借给铁机一架,以资养赡。借机者须找1个自愿担保人,保证该借户不会转借、出租及变卖抵押铁机。另外订有领户借机储蓄办法,期满后借户可将铁机交还,同时领回储蓄本利金,便可自购新机,隐贫会也可将收回的机器继续借给其他领户。
隐贫会还为维持领户女弟子生计起见,特设刺绣学校,免费入校,学习1年。隐贫会设有写经部,让那些病弱不克任事的读书寒士充当写经员,缮写佛经,然后销给购经者,以此维持生计。隐贫会于1925年设立养正堂,延请曹元弼表弟金智诠(前清廪生)向生徒讲授四书大义。
除以上主要会务外,隐贫会还举办免利借本、平粜、放生、筹款赈灾,甚至迎祀神等活动。
结语
1937年苏州沦陷,曹崧乔偕家人避居上海,隐贫会被迫停办。
总体而言,隐贫会的出现,扩大了当时慈善事业救济的对象,把救济的目光从传统的单纯接济困难群体转到社会新问题——解决失业民众的生活危机上。相较于其他慈善团体,隐贫会不仅救济活动多样,救济对象扩大,更注重从根本上帮助救济对象改变困境。尤为可贵的是,隐贫会具有了尊重救济对象隐私的理念,并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冯筱才,夏冰.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J].史学月刊,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