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光绪初年华北五省发生大旱灾,旧历丁丑年(1877年)灾荒严重之至,无以复加。此时的华北赤地千里,仓储、民储皆空,贫贱者饥,老壮妇孺者饥,富贵者亦饥。灾荒时期,津河大量妇女儿童被贩卖到南方。为了遏制这一猖獗的现象,光绪四年,李鸿章属督办河间赈务吴大澂、候选知府李金镛,以南省劝赈绅士前署陕西藩司王承基、候选道郑观应、主事经元善等募集洋银一万元为本,“先于津郡东门外南斜街暂设广仁堂,收养天津河间两府属遗弃子女、贫苦节妇”。广仁堂以“养教并重”为理念,取“推广皇仁”之意,以救助妇孺为主。
初期的天津广仁堂专为天津河间二郡而设,两府孤寡无依者,均可收养,并以三百名为率。初期广仁堂由敬节所、慈幼所、蒙养所、力田所和工艺所五所组成。吸取以往举办善堂的教训,广仁堂的选址要求面积宽大,地形高,四周空旷,以免发生疫情,避免邻火延及。同时,广仁堂把所建堂屋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院三十间,用作客堂、账房、管事房、仓房、卧房、厨房等之用;左院建男号舍五十间,分别作为慈幼所、蒙养所、力田所、工艺所之用;右院建女号舍五十间,作敬节所之用。
广仁堂的敬节所名额有一百五十名,设有《节妇报名薄》。据规定,凡有报名者,依次登记注册,待查证确实后才准入堂,并将节妇过入《收养节妇薄》中,额满后等有出缺才顺序补额。善堂对留堂节妇有较为严格的制度约束,并注重教养结合。
慈幼所是为收养四至十四岁幼孩而设,凡津河两府和非津河二府流落无依、不能自食其力的幼孩,都可收养,以广惠济。收养以一百五十名为额数。对于收养的男孩,广仁堂将其分为三等:男孩上等资质,立义学以教诗书;中等资质,雇梓人教以宋字刊印,余如修发制衣,皆可因材施教;下等资质,试种桑、棉、蔬、稻及区田、代田之属。
广仁堂设立初期还成立了蒙养所、力田及工艺所,因材施教,“务必一人有一人之事,渐冀自能谋生”,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才。蒙养所是最能体现广仁堂寓教寓养救济理念的机构之一。蒙养所设有五塾,分别是仁斋、义斋、礼斋、智斋和信斋,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力田、工艺两所专为蒙养所退出的“不能向上读书之孩而设”,各幼孩依据自身资质差异量才教习。力田、工艺两所与蒙养所一样,也体现了广仁堂寓教寓养的慈善救济模式。
广仁堂对钱财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除遇有建设堂屋等重大事项外,善堂一切事项的办理,均不准擅动本金。如有余款,则交当铺发商生息。这与古代临时性的灾荒赈济已大有不同,广仁堂已经把善举的常态化设定为一个重要目标。
天津广仁堂成立后,一些慈善机构相继加入,戒烟所是最先并入广仁堂的。而广仁堂又开设了临时施舍医药的施医局。其后广仁堂总董杨培先后创立了养病所和恤产保婴会(局),后来这两个机构一并归入广仁堂。广仁堂最后设立的机构是因利会。
广仁堂虽是民间善堂,但不可避免地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晚清时代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曹汝霖、龚心湛等,为广仁堂的维持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于有了官方的支持,形成了民间与官方的复杂互动,广仁堂因此能够维持七十余年,并成为京津地区乃至华北有名的慈善机构。广仁堂开办的妇女儿童救济事业突破了传统善堂的模式,吸收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慈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新型妇女和人才。
参考文献:
武民强《推广皇仁——清季天津广仁堂及其妇孺慈善事业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