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寺院遍布通都大邑和深山幽谷,僧徒人数众多,寺院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本着佛教慈悲观念和“福田”思想的影响,虔诚的佛教徒开展了大量的普渡众生、造福人类的活动,具体而言,善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赈灾济贫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时期,灾情发生后,除中央政府有救荒措施外,佛教寺院和僧侣往往也能很快行动起来,通过散发僧祗粟或举办祈雨法会等方式来解决困危。
僧祗粟之制,创设于北魏文成帝时,即将部分民户划为僧祗户,以其每岁课纳专作救济贫困及灾荒之用。魏文成帝时,沙门统昙曜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祗户’,粟为‘僧祗粟’,至于俭岁,赈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高宗许之。于是僧祗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僧祗粟作为一种社会救济基金,在北朝战争频繁、土地荒芜、瘟疫流行的时代起了积极作用。僧祗粟后逐渐转化为寺户,由寺院直接掌握。
每当旱灾来临,国家常举行公开仪式,祭天祈雨,帝王往往延请佛教高僧主持仪式,以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民间,僧侣也常为灾区百姓举办祈雨法会。虽然这些祈雨的举动带有迷信色彩,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仍能说明佛教寺院和僧人对旱灾拯济的重视。
此外,佛教还强调济贫。天灾、战祸及苛政使得广大人民饥寒交迫,奉行慈悲理念的佛教徒对于济贫事业,向来是竭尽全力。如高僧那连提黎耶舍,于天保七年自北天竺来到北齐京师邺城,“文宣皇帝极见殊礼,偏异恒伦。……所获供禄不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设供饭僧施诸贫乏,狱冈系畜咸将济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和僧侣布施的对象,一般是面向贫苦大众,有时也专施给那些特殊的家庭和个人。济施的物品,除酒饭糜粥、粟米等外,又有施以钱币、锦帛的。尽管这种济贫活动的实施有其局限性,但它以慈悲观念为出发点,避免了众多民众流离失所、辗转沟壑而死于道途。
施药治病
佛教论著《大乘庄严经论》有言,菩萨有九种修行,其中“善行众生”,乃“若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故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僧人对施药治病这种功德非常重视。
受限于古代公共卫生条件的恶劣,一遇凶荒,民多疫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为了救济贫病无助的人,就在寺院里面设立收容病人的养病坊。北齐僧人那连提黎耶舍在邺城除进行救济贫乏、狱囚等慈善活动外,还建立了收养麻风病人的病坊。史载:“又收养厉疾,男女别坊,四事供承,务令周给。”而“厉”即“疠”,麻风病也。那连提黎耶舍法师设立的麻风病坊,是我国创始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最早记载。
另外,僧人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在寺院贮藏药材,称为“药藏”,以便随时施济前来求医者。宋末齐初,建康钟山灵根寺法颖,受宋孝武帝和齐武高帝的尊敬礼遇,赏赐生活物品和费用,同时亦受到许多信徒的供养,法颖用这些在长干寺建造经像和设置“大药藏”。陈朝时疾疫流行,百姓病死者众,当时天台山僧人慧达在都城建康大寺建“大药藏”,施药拯济百姓。寺院贮藏药材,同时又有懂得医方的僧人,在当时,寺院无疑具有医院的性质。
凿井修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佛教寺院和僧人专门为百姓开挖井水,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这种水井被称为“义井”。如北齐僧人那连提黎耶舍在邺城“所获供禄不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市廛闹所多造义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可见,那连提黎耶舍的公益活动除了前面提到济贫和治病外,还有造义井等。
修桥,亦是佛教徒倡导的一项福业。好比四川福缘道场僧渊,发心培植福业,向孤独者广行布施,“以锦水江波没溺者众,便于南路欲架飞桥,则扣此机,众事咸集。昔诸葛武侯指二江内,造七星桥,造三铁镦,长八九尺。径三尺许,人号铁枪,拟打桥柱,用讫投江。顷便祈祷,方为出水,渊造新桥,将行竖柱。其镦自然浮水,来至桥津,及桥成也。”
而凿井修桥必须集聚大众的力量,故一般通过“邑”、“义”等组织形式来开展,是魏晋南北朝佛教徒从事公益事业的主要形式。如北朝兴和四年,李氏豪族率领村人在村外东南方二里,大河的北岸,水路交通要冲之地打造义井一口种树二十棵,供应旅客饮水休息之用,使村外行路过逢的游子,也能蒙受《法华》菩萨行的恩泽,更进一步踏入村庙中来瞻仰佛菩萨像,并虔诚的发菩提心,得享更大的福报。
保护生态环境
佛教的菩萨行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之语,所以佛教有大量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善举,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护生止杀,二是植功德林(即佛教徒的义务植树活动)。佛教自古以来就倡导护生的观念,《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因此,许多人在信仰佛教后受戒不杀。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陷入混战,各政权为抢占地盘,掳掠人口和财物,相互征讨,肆意残杀,下层民众深受其苦。基于此,许多佛教徒从悲悯苍生出发,劝戒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不要滥杀无辜。高僧佛图澄曾以佛理神通来感化羯人石勒,劝其信奉佛法,戒杀戮,最终石勒听从了他的规诫。
放生,也是佛教护生事业的典型代表,高僧大德悲天悯人,每见命在垂危的牲畜便生救拔之心,或出钱买回放生,或带回寺里豢养,因此寺院里开始有放生池、放生园的设置。信众受到感化,逐渐效仿,上至天子,下及庶民,都知道放生是慈悲延寿的象征。在涂炭生灵的动荡岁月,佛教寺院及其高僧向统治者大力倡戒残杀,并笃行不渝。
而植树造林是佛教僧众从事公益事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凡是佛教寺院所在的地方,僧人们总是不断地努力植树造林,装点环境。仅以《洛阳伽蓝记》载,佛教植树造林活动在南北朝时期已初具规模。如景乐寺的桑林,并州(山西)武德寺慧觉法师带领信众种植的枣园,苏州通玄寺慧曼法师植梓树十余万株,泗州(江苏)开元寺为除水害而植松、杉、楠、桧等万余株……这一时期,僧人们热衷于植树造林,追求寺院美景,保护寺院周围环境的意识,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除上述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寺院和僧人还参与了如建塔寺、修亭台楼阁、设公共浴池、建公共厕所(古代称为圊园)、以及造船义渡等慈善事业。通过这些慈善公益善举,既扩大了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佛教自身的兴盛;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当时慈善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宏慧.略论魏晋南北朝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J].许昌学院学报,201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