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一场罕见的灾荒洗劫了中国大地,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持续三年大面积干旱。大灾荒造成农业绝收,田园荒芜,饿死人数达一千万以上!此次旱灾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为300年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历史上称为“丁戊奇荒”。正当中国北方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时,山西祁县谷恋村却赈灾自救,创造了几乎无人因旱灾死亡的奇迹。据谷恋村士绅高则裕《杂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本村造门牌;男、女、大、小人口共二千七百零。光绪四年(1878年)本村造户口,男、女、大、小人口共二千四百二十口。”六年中谷恋村人口减员280人,可见谷恋村除正常死亡与迁出的人口自然减员外,“丁戊奇荒”对谷恋村几乎没有影响!祁县谷恋村是如何躲过这样一场大灾荒的?
一、 兴修水利、储备粮食
谷恋村自清顺治四年(1647年)开挖大东渠,全村3 500多亩旱地变成河灌地。同时谷恋村有一整套维修、浇灌的制度和办法,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尽管当时谷恋村昌源河上游生态环境已遭破坏,但遇到雨量充沛年份,谷恋村的秋庄家浇足了河水,多能获得大丰收,地多农户完全有余粮存储,足以备度荒年。
二、 兴商致富、以富济贫
入清后,谷恋村在外经商者日多,到晚清时已形成了六路财源、二十户财主和八大老板,他们资产约2200万两白银。这些谷恋村的村民致富后有的修建豪宅大院,有的捐资修水利、建寺庙、办教育、兴文艺,这使谷恋村成为闻名遐迩的“银谷恋”。在大灾年,富民的捐赈起了很大作用。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祁县志》载,光绪三年(1877年)捐赈人名序中,就有谷恋村高寿康、高锡绪、高昭望、高则光、高镇华、高康永、高昭冕、高则昌八人。据《光绪三、四年旱灾年荒志》载,光绪三年(1877年)旱灾荒年,谷恋村中富户共捐米九十石有零,占全村赈粮的75%。
三、 社会管理和村治组织并存
清初,祁县保甲制沿用明代编制。到康熙二年(1663年),知县均平里甲,差徭田赋平均分配。清代祁县的乡里组织,除里甲官权组织外,还有一个族权与绅权融为一体的自治组织。这个自治组织在村里发展公益事业,如兴办水利、兴修寺庙、兴办教育、文化活动以及维持村民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里甲长不可替代的作用。清代祁县恋谷村有耆宾身份的绅士37人,其中乡饮耆宾27人、乡饮介宾10人。每年各州县遴访年高望重的士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详报督抚,举行乡饮酒礼。他们是村自治组织的头领,按一定年限轮流值年管理村事。“丁戊奇荒”时,正是高则裕值年管理村事。面对几百年不遇的大旱年荒,又在县衙不给谷恋村一粒赈米、一文赈钱的情况下,高则裕勇敢地担当义赈重任,设立了由族人高立道、高锡冕、高锡垄、高必昌、高镇锈组成的应急组织——救荒社,带领谷恋村民创造了“丁戊奇荒”中民间义赈的奇迹!
四、 集中管理,以工代赈
“丁戊奇荒”期间,老百姓不仅面对着自然灾荒,更面临人祸之烈,即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犯。为此,谷恋村采用了几项有效的对策:
一是统一设立粥厂。根据赤贫人数,配备6名熬粥人员,每日熬粥12大铁锅,规定每锅用水两担,下谷米6官升,这样可以满足赤贫者的口粮供应,即大口每日4碗,小口每日3碗粥。
二是成立保卫组,日夜巡查。白天巡街人员4名,晚上巡夜打更人员80名。每夜要求巡二十轮回,交接班时要转牌。这种严格的昼夜巡查制度,确保了社会秩序和村民安全,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丁戊奇荒”时,绝大多数乡村的粥厂难以为继,灾民性命不保。而谷恋村的救荒社维持了下来,这不得不归功于他们推出的“以工代赈”的赈灾良策。赈灾全部以工代赈,例如,规定巡夜打更者每人一夜工钱30文,白天巡街者每日工钱30文,熬粥人员日工钱30文。按谷恋村记载的设粥厂171天计算,这些人员的酬金总额有461 700文钱,按当时的银价折算,约384两。“以工代赈”一方面为赈灾节省了384两,另一方面量化了赈灾人员的贡献,使出力者、出钱者与赤贫人皆大欢喜,可谓谷恋村义赈的一大创举!谷恋村的救荒社还将“以工代赈”之法用于生产恢复。光绪四年(1878年)四月二十日施粥结束后,及时安排男劳力修浚东、西两道河灌渠道,每人工钱80文代赈。
“丁戊奇荒”中谷恋村创造的赈灾奇迹是我们当代人仍然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范维令,郭继荣《祁县谷恋村“丁戊奇荒"义赈奇迹考》,《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