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始于鲁惠公时期的吴江震泽施氏家族积学好德,行善累世不废。施氏家族近代自施善昌始,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在近代慈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一、参与晚清义赈
1849年,苏南发生水灾,吴江饥民遍地,惨不忍睹,施善昌慷慨解囊、救助灾民;“丁戊奇荒”时,施善昌亲自参与义赈。在历次赈灾中,他逐渐接受了近代义赈组织的新特点,赈灾的卓越才能也显现出来。1883年,施善昌开办丝业会馆筹赈公所,首次独立办赈,开始投身于近代全国义赈事业,至1896年去世,他领导丝业会馆、仁济善堂两大筹赈公所不断为灾区筹措捐款,为近代义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县续志》有这样的评价:“先后十六年,助振十三省,募款至二百余万金”。其子施则敬亦参与义赈事业数年,积极办理放赈。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出现了外国红十字会医院。作为一位传统的慈善家,施善昌颇有开放的眼光和现代的意识,对西方红十字会医院给予肯定,并为之大力筹集经费,为当时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热心筹办善堂
仁济善堂的前身是1880年南京路、石路虹庙附近的文明局,所办善举主要有敬惜字纸、放生和开设义塾。第二年改称中和局,施诊给药、恤贫恤嫠被纳入业务范围。1883年,迁至北海路,改称仁济善堂,开始开展施棺木。仁济善堂开办之时“经费未充,规模尚隘”,自从施善昌来善堂主持一切,“始能善缘广结,创建堂宇,举凡义塾、恤嫠、赡老、施医、给药及惜字、育婴等善举无不次第兴办,规模于是大备”。
同时,施善昌还在仁济善堂开办筹捐赈所,充分发挥传统慈善机构的筹措作用,为灾区捐赠了大量衣服和药物。据统计,1892年为顺直灾区捐棉衣1100件。1893年为山西灾区捐赠大量药物,第二批急赈中捐太乙救疫丸1500服,正气丸4500服:第三批救疫丹、济生散、纯阳正气丸、痧气丸等2万服;第四批……第五批……
三、积极兴办教育
施氏家族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施则敬与慈善界同仁于1898年捐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上海桂墅里女学堂,开天下风气之先。1919年,他又在在上海创办上海贫儿教养院。施肇曾出资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又与胞弟肇基捐资创办震泽初级中学,此外,他还捐资为圣约翰大学建造礼堂。
四、孜孜以求建成义庄
深受苏州范氏义庄的影响,施氏家族早在七十九世施景熊、八十世施善昌时,就有筹建义庄的设想,可是未及实现。八十一世则敬、肇曾、肇基等人在前人的孜孜教诲之下,终于在民国初年建成吴江施氏义庄,实现了先辈们“未竞之志事”。施氏义庄建有支祠,共计1700亩庄田,供祠之余兼以赡济族人。施氏救助的族人有明确的范围:鳏夫老人、寡妇、残疾人和孤儿,因暂时失业而处极贫之人户,贫乏产妇,遇有嫁娶、丧葬之事而又无力承担举办之人户(但续娶改嫁除外)。此外还有对本族子弟的教育以帮助其破蒙扫盲、伦理教化、应试科举或升学。
五、兴修水利和其他
施氏子孙为家乡水陆交通和水利事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1922年,为增强震泽至浙江南浔间运河的水上运输能力,施肇曾与南浔富绅庞莱臣合资,各捐一万元,沿运河边筑成一条纤道。1923年,施则敬、施肇曾又捐资重建浔震石塘十二里;1924年,又接筑平望、梅堰石塘,耗时五年才工竣。他们还“倡捐巨金”,兴修石塘,使当地“水漱不淫,桑上为安”,保障了农业生产。另外,施氏家族也从事医疗卫生、佛教慈善等其他方面的慈善公益事业,创办了具有现代化色彩的慈善机构和团体。如施肇曾于1918年创办了北京中央医院;1938年,施肇基、颜惠庆等发起成立上海防痨协会,设立免费医院以隔离并治疗国际红十字会难民收容所的肺结核患者等等。
施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既有世代传承的行善传统,又有家族慈善近代转型的特征。
参考文献:
唐燕《家族与慈善:近代吴江施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