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清朝统一台湾后,允许海峡两岸对渡口岸经贸往来。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指定福建厦门为唯一的贸易正口与台湾南部安平镇鹿耳门对渡贸易。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开放泉州的蚶江口为对渡口岸与台湾彰化的鹿港通商。随着民间贸易需求的增长,到了道光年间,闽台贸易形成以泉州为主,厦门为辅,对台南的安平、嘉义的笨港、彰化的鹿港、台中的梧栖港、淡水的八里坌的全方位贸易形势。泉台两地贸易发展迅速,商人日众,商行林立,竞争也日渐加剧。为维护共同利益,两地商人纷纷组成商业组织“郊”(又称“行郊”)。“郊”即清代海洋开禁贸易后闽南与台湾两地经营同一贸易业务或同一贸易区域的商行所组成的商业团体。在一些碑刻、匾额、铁钟、文献等资料中多见这些郊商乐善好施的事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桥补路
泉州一带港湾、河道多,宋以后多在一些交通要冲的港湾、河道之处建造大石桥。到了清代,很多石桥都遭到断毁,给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郊商致富后,斥巨资予以捐资重修。如泉州顺济桥在清代曾多次修缮,每次修缮,都有郊商的积极捐资。据《重修七星桥碑》碑文载,光绪7年(1881),蚶江莲埭七星桥受损,泉台郊商踊跃捐资修建,捐资者有蚶江、鹿港、安海、晋江等商家郊行121家,捐银396大元(员),其中台湾鹿港商号16家、蚶江鹿港郊99家。
在台湾,郊商也踊跃捐资修缮桥梁与道路。乾隆四十四(1779),郊商参与盐水港佳兴桥的重修。光绪七年(1881),“巡抚岑毓英议建大甲桥,命各属绅商输助。洪腾云捐工七十名,桥成,大府嘉之。”嘉庆六年(1801)广安桥的重修、嘉庆二十一年(1816)里仁桥的重建、同治二年(1863)崇福官乐安桥的重修、同治三年(1864)广福桥的重修、同治四年(1865)安澜桥的重修等,郊商都积极捐资参与。
二、修筑码头
码头是泉台郊商重要的贸易场所,因此郊商也积极捐资在沿江、沿海一带砌造码头。清嘉庆年间,海关官员主持重修道头,20多家郊行店铺踊跃捐资修筑,其中列于榜首的首推专营台湾鹿港生意的鹿郊。台湾境内石多河宽,需要船只才能渡河,因此需设许多渡口。泉台郊商也积极投入台湾渡口的修筑。道光二年(1822),老古石渡口重修中,捐资者有“三郊苏万利、金永顺、李胜兴,同捐番银四百大员。……吉成号捐番银三十二员。陶成号捐番银二十大员。苏仁顺捐番银十四大员。源泉号捐番银十四大员。” 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筑八奖溪义渡中,“布郊金顺捐银二十员。糖郊李胜兴捐银二十员……”
三、赈灾济贫
泉州自古以来是自然灾害多发之地。每当灾害发生时,郊商总是积极捐资赈灾,或施粥赈济,或掩埋尸骨,或平籴平粜。如道光十四年(1834)泉州市饥荒,晋江石壁乡商人林怀宗,出资招集台湾米商运台米来泉平粜赈饥,“饥遂解,全活无算。”台湾也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郊商在台湾赈灾济贫的记载也很多。如洪腾云“已而捐建艋舺弹义仓,置义冢,遇有灾害,则出以赈”。李锡金,泉州府属晋江人,“年十四,来台,居淡水之竹堑??洎长,与昆弟营生,家渐裕。??已而岁歉,办平粜。素好任恤,里党称之。” 林文浚“功德最大者,莫如赈饥一役:嘉庆丙子(二十一年)春夏之交(1816),谷价骤昂,饥民夺食,文浚领率郊商殷户,请于官,立市平粜。设厂施粥,沿海居民,全活者以万计。”
四、兴学助教
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泉州,有重学之风,书院、社学、私塾遍地。泉台郊商在致富后,或捐资助学,或捐建、修缮书院、考棚、试馆等教育设施,将重学之风传递下去。涂正舁,惠安人,“越东宁??修学宫葺义学,建贡院,改考栅??俱有捐助。” 在台湾,晋江人洪腾云,“台北初建,新筑考棚,腾云献地,并捐经费。”林文浚“在彰尤多建立倡造。县城改建,文昌阁重新,白沙书院学署新建。鹿港文开书院??皆不吝多赀以成事。”
清代泉台郊商的善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同时也为郊商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形成了郊商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丁玲玲《清代泉台郊商的善举》,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