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秋来一雨动经旬,水灌城闉浪拍津。桥外绿波平雁齿,屋边碧涨蹙鱼鳞。室庐半作河中沚,禾稼全成水上萍。太息催科诸长吏,还将租赋病灾民。”(《赈涟杂咏》)这首诗写于1899年,描述了涟水县水灾的悲惨景象,写出了作者对受灾人民的无限同情。这位作者就是清代唐锡晋。
唐锡晋(1847年-1912年),字桐卿,江苏无锡人。太平天国之后,无锡唐氏家族越来越繁盛,为日后唐锡晋开展义赈提供了有力支持。锡晋父文源,阖门殉粤难,积尸满井。乱平,锡晋拾亲骨,发誓奉遗训致力行善。唐锡晋的义赈行动贯穿了晚清义赈的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光绪元年义赈兴起到光绪十四年任安东县教谕。这一阶段,唐锡晋主要以募集振款或捐款的形式在苏南举办义赈。据《先府君行状》记载:“乙亥(1875年)丙子(1876年)间,晋豫旱灾,偕苏州桃花坞诸义绅募款协赈,活人无算。”
第二阶段,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安东教谕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徐淮海大水之前。这一时期唐锡晋的义赈活动范围扩大到以涟水为中心的苏北地区,“自公秉铎而后,凡办义赈者历十余年,蒙存活者有数万户。”
第三阶段,从光绪二十四年办理淮徐海水灾到辛亥元年去世。唐锡晋的义赈活动已颇具规模,开展义赈的声望与日俱增。虽仍在教谕任上,但唐锡晋“自是以逮没齿,皆勤振务”,成为继严作霖和施善昌之后,又一义赈的领军人物。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徐淮海水灾发生后,流民载道,死亡枕籍。唐锡晋罄所积俸钱四百缗为义捐倡。之后他“牒上大府,并修书命宗愈(唐锡晋之子)持归,商诸从父,倡捐巨金,遍告同邑乐善诸君子;复劝捐于苏沪常镇淮浦之间。恃府君历年协振之诚信,感召远近,不匝月官义赈共得五万金。”之后,唐锡晋和宗愈分头进行查赈与转运。宗愈督运南来米粮至安东之大关,因水浅舟不能进,恰逢盛雨,陆运尤艰。于是唐宗愈“请以筑堰蓄水运五港,集备放,后查灾区,潮河则改放银币”。唐锡晋“命宗愈单骑冒雨到清江装币兼程运潮河”,父子俩一同散放。“振竣移局五港,而振粮适至而户亦查齐。府君自驻五港,命宗愈分局百禄沟,次至时家码头,次至城,均接应无间。哀鸿麕集,得庆更生。”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沿海发生螟蜚灾,唐锡晋用上年安东义赈所余千金,命宗愈“携款南返,益以诸善士捐助,合购棉衣万余件”,得知清江以上陆运受阻,改命宗愈“赴淮浦约查户诸君遵海滨泥行旬日至日照”。他自己则亲督棉衣银币装沙船涉海东渡。经过二十五日得艰难航行,到日照登陆。但是日照县令却匿灾拒赈,于是唐锡晋再行数百里至郡,“遂晤郡守杨卓斋先生。筹划分振莒州、沂水、兰山、蒙阴、日照五州县,兼设粥厂抚养流离。函商江南诸义绅筹款募捐,续办莒沂春振,并置常平仓以善其后,庚子(1900)六月竣。”
唐锡晋去世后,唐宗愈在北京成立以唐锡晋本名唐孝惠命名的“孝惠学社”,尊其宣扬的“义赈学说”为社旨,立下规约和章程,并设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继续发扬唐锡晋的行善作风。
《毗陵唐氏家谱》中对于唐锡晋的义赈有详细的记载:“所振灾区为行省者八。山西、河南、江苏、山东、陕西、湖南则躬亲之,甘肃、吉林道绝远,则以资畀人往。凡为州县五十有一,为里万千百有奇。所振食物及钱折以银为两无虑三五百万,所活之人数亦如之。”近代名人马其昶认为“当是时为义赈者,丹徒严作霖、吴江施善昌暨锡晋,此三人者名最著,天下有水旱无不望此三人,此三人闻之无不遄往者。”1919年,唐锡晋专祠落成,清代无锡以文人身份入专祠的,仅唐锡晋一人。
参考文献:
曾京京《唐锡晋与晚清义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