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汉族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他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其代表作《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几乎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着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十八卷二十五万多字)阐释其荒政思想,可见徐光启对“荒政”的重视程度。
明代自然灾害频繁,据邓拓初步统计,“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年年灾伤,且一灾牵连数省。明中期以后,宦官擅权,大权旁落,边疆少数民族战火重燃。自然灾害和战争带来了严重的饥荒。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就非常关心。而他出生地上海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亦频繁,因此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研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他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徐光启的荒政思想既有政策方面,更有大量具体的救灾方法和技术,具有很强的科技色彩。他的荒政思想的根本精神是“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预弭为上”、“有备为中”,都是在灾荒发生前的阶段,统治者做好防灾备灾的准备工作,积聚财富,充盈仓廪;“赈济为下”是指灾荒发生后,徐光启提出了大量具体的救灾方法和技术。
一、预弭为上
徐光启十分强调最高统治者在荒政预防中的责任。他引用陆贽的话:“国家救荒,所费者财用,所得者人心。”徐光启主张政府不能向农民征收过高的赋税,他借《谷梁传》之言:“古者税十一,丰年补助,不外求而上下解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而百姓饥,君子非之”。他主张整个社会生产畅通,统治者不要设置障碍,士、农、工、商各从其业,社会的财富自然也就会得到增加,他引荀子的话:“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二、“有备为中”
徐光启十分重视为备荒而积蓄,他引用吕祖谦的话:“大抵荒政,统而论之,先王有预备之政,上也;修李悝平糜之政,次也;所在蓄积,有均处,使之流通,移民移粟,又次也;咸无焉,设糜粥,最下也。”但他也注意到了备荒救荒利益之后的弊病,因而他更加注意于百姓自身防灾能力的提高,他希望人民能够采取多种途径增加自己的财富,防御灾荒。
三、灾后救助
在明代的社会背景下,徐光启“预弭为上,有备为中”的政策施行并不是很好,因此“灾后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李悝平粜之政。在凶年,防止富民哄抬物价,提倡政府实行平粜之法。徐光启记李悝为魏文侯作平糜之法曰:“籴甚贵伤民。若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贱与甚贵,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籴二;下熟,籴一;使民适足价平而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而补不足。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2、储备粮仓,在荒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3、设糜粥。徐光启引程颐话:“常见今时州县济饥之法,或给米豆,或食之粥饭。”
4、防御、消除蝗灾。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强调了重视蝗灾的重要性,不仅总结了前人对于蝗灾的研究,而且亲自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他详细论述了蝗灾的特点、蝗虫的生活习性等问题,并提出了一整套对付蝗灾的方法。
5、开发救荒粮食。徐光启认真搜集了几个食用非主粮以渡过饥荒的偏方,有笋粥法、淡黄韮煮粥法、辟谷方、千金方、生服松柏叶法、食草木叶法、食生黄豆法、服百滚水法、疗垂死饥人法、救水中冻死人法。此外,徐光启全文抄录朱橚的《救荒本草》和王磐的《野菜谱》。这两本书为解决灾荒饥饿问题而著。对于《救荒本草》他做了仔细的考释,并亲尝多种草木,如马兰头、竹节菜、独扫苗等。对有些种类,他还特别指出了它们的食用价值,深化了对这些种类的认识。同时,徐光启又加入很多南方草本植物,在《凡例》中有这样记载:“饥馑之岁,凡木叶草实,皆可以济农。”《野菜谱》收录了六十多种常见救荒植物,而且图文并茂,用通俗的歌谣形式书写,方便普通百姓接受。
徐光启从灾荒连年的明末现实出发,寄希望于明末的统治阶层,具有一定的幻想成分。但是其赈灾思想中赈灾方法和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很好的总结,也体现着徐光启“经世致用,济国为民”的可贵精神。
参考文献:
赵凤翔《浅议徐光启的荒政思想》,《科学与管理》,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