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潮汕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夏天多雨,旧时潮汕农村多在旷野山间修建雨亭,供乡民劳作休憩或夏日避雨。汕头市金平区鮀浦村的夏址(地名)有一个雨亭,很多人认为该亭是蓬洲人陈雨亭所建。
陈雨亭(1842-1905) 名泽润,又名承甲,“雨亭”是他的雅号。咸丰四年甲寅(1854),陈雨亭的父亲陈开运和妻子为避“匪乱”,带着13岁的陈雨亭和6岁的陈雁初,从凤山乡步行到龙溪都(今庵埠)辖下的蓬州所。当他们乘小船横渡到蓬洲乡举登关上岸时,天下起了大雨,又近黄昏,道路泥泞难行。年幼的陈雨亭说道:“母亲,儿若得意之日,必修此路,以便乡众”。其母掴其首责其妄曰:“孩子,何不自量若此!”然后来陈雨亭发达,果然修了此路并在沿途建造多座雨亭。“雨亭”由此也成为了众乡亲及后人对他的雅称。
从米店伙计到暹罗商行会计,再到后来的南北行巨商,陈雨亭的商海生涯充满传奇色彩,而他热心慈善的诸多义举也被后人铭记。
一、泽被乡族,社会救济
陈氏发迹后在家乡“广置产物,以其每年租金之收入,专为乡中办公益事业之用……共买进房产二百余所。在蓬洲方面买进田园数百亩。潮安及蓬洲祖业,则大加修筑迁葬”。不仅如此,他还在各地诸商号立慈善户,每年从各商户利润中抹出部分专为抚恤贫困孤寡之用。各商号慈善户的慈善活动受惠者之众,从家乡甚至到东北、华北等地,当地居民一闻“裕”字头之行号,多肃然起敬,在营口,大家都尊称他为“潮州老人”。
二、创办教育,开启民智
陈雨亭最关注的还是开启民智的教育事业。他曾在蓬州开设阅报所时指出“欲救危,宜开智,欲开智,宜阅报”。陈雨亭于早年经商接触西方文化,深刻地感受到“闭关自守的落后的中国,必须积极加强与西方人的文化沟通,方能日益强盛”。
陈雨亭以其在汕头各商号的名义和个人名义捐助当时汕头的岭东同文学堂,他=不遗余力地倡导西学。学堂设在广东东部,在校内讲授中学和西学。学堂内讲授日语,使学生通过日本教科书这个媒介学习西方科学,培养青年人担任官职。
陈雨亭早年到汕埠的商号学习商业,并趁空勤学英文。他切身感受到英文将必为商业外交的重要语言。于是,1897年,他在汕头埠创办“华英学校”。校址设在汕头埠怀安街。学校聘请加拿大人毛先生(Mr.Moore)为教授。后毛教授任教合约二年期满,学校停办。当时陈氏家族子弟就学者十数人,异姓学生也有近百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雨亭心念英文教育之重要性,于是出资二万余元重办华英学校。他用10271元在崎碌购地37.3亩;用9738.79元作为建筑校舍等项目之费用,后又有部分华侨再乐捐271.21元。华英学校建有中文、英文、自然、化学及它项学科课室,有中西教员、学生宿舍、礼堂、体育室、博物院、操场、球场等,是当年汕头埠一所颇具规模的学校。
此外,陈氏还在蓬洲乡间捐助资产,开设民众学校,使各乡青年学子能以最低的学费获得较深厚的新文化教育。
三、捐助医院,乐于慈善
近代最早进入潮汕地区传教的英国长老会在潮汕地区开设了3家医院,其中一所就是1877年成立的汕头福音医院(今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也是当时最大的教会医院。早期福音医院的经费和修建费全部来自英国教会,后期修建费大部分向华商募捐。1902年医院扩建时,陈雨亭慷慨解囊,捐助6000元。1903年,福音医院总医院和女子医院落成时,陈雨亭行奉献礼。由于陈雨亭出资最多,当时的福音医院又被称为“雨亭医院”。
作为近代汕头最早的善堂同济善堂的董事,陈雨亭积极开展传统的施医赠药、赈灾、救生、送死等慈善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积极投身到近代慈善活动中,如兴办教育、医院等。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慈善思想传入并对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陈雨亭的慈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嬗变。
参考文献
林伟龙,林伟钿,《晚清潮州商人的慈善活动——以陈雨亭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