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中国传统社会一般“男主外,女主内”,在此社会分工模式下,女性几乎被排除在任何社会事务之外,因此,古代女性参与的赈灾活动非常少。宋朝时民间慈善活动较为活跃,参与民间慈善活动的妇女具有了一定的独立主体性。如,传宋治平元年(1064年),福建长乐县女子钱四娘获悉水患,毅然辞别亲人,捐金10万缗,建陂防洪。但这仍然是极为零星的女性参与慈善活动的事例。
到了晚清时期,女性参与的慈善活动仍然是个别的。比如1889 年,顺天、直隶一带发生大水灾,义赈人士在江南发起了大规模的赈济活动。上海陆昭容及其女儿每月朔望都将所捐银洋送至向上海丝业会馆筹赈公所;陈五婆向上海虹口宝顺里元济善堂寄去施粥洋100 元等。从赈灾手段看,晚清时期传统女性助赈局限于赈捐银两、衣物等传统方式,与男子亲赴灾区、施医募捐、宣传劝赈等多样化赈灾实践不同。助赈女性的身份多为人母、人妻及人女,绝大多数的女性以其所扮演的家庭角色来参与民间义赈,女性没有完全具备独立性。如“普陀山女弟子朱莲明为母资冥福,助赈洋一百元,为夫资冥福,助洋五十元”;瑞安善女孙林氏祈保令郎德桢嗽止热退音复,体健寿长,助洋100 元等等。
清末民初,伴随着思想解放,女学勃兴,社会女性追求独立、渴望性别平等形成社会思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在赈灾活动中的角色、规模、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性参与赈灾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
1. 女性赈灾的群体化
1890年,安徽舒城县贞女孙明义目睹山东灾情严重,又听说浙江水灾肆虐,于是发起创办了闺阁赈捐局,在北京、上海、河南、安徽设立四处总局,另在其他省份设立分局十余处,邀请“诸命妇贤媛共发婆心,同殷利济”。闺阁赈捐局制定详细章程,四个总局由官宦人家的女眷担任,当时列名的官宦女眷达八十多人。闺阁赈捐局是近代女性自发组织的较早的赈灾团体。此后,由女性发起的义赈组织陆续出现。1907年,因江北发生特大水灾,上海彭靓娟等上层社会女性发起成立中国闺阁义赈处,号召女性“出一己之货财,拯群生之性命”。1911 年6 月,南京周魏采惠、梅琼辉、周梅懿辉、潘李沅芷四位女性组织十几位女性以“旅宁女界”的名义募捐皖赈。民国建立前后,女性赈灾团体更是大量涌现。1911 年,上海中西女子医学堂校长张竹君发起成立了中国赤十字会,女学生、女医师积极参与,开赴四川、湖北展开战争救助。在日本留学的苏淑贞、唐群英等八位女性组织女子红十字会,回国后与中国赤十字会汇合等等。
在近代女性组织的赈灾团体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首个具有红十字会性质的妇女团体———中国妇人会。1906 年,京师女学卫生医院院长邱彬忻女士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妇人会,在北京设北京总会,上海设立南洋分会,统管东南诸省;在天津设立北洋分会,统管西北诸省,此外还在日本设立东瀛分会。1907 年,中国妇人会会员已有三百多人。
2、赈灾女性职业的多元化
民国初期的近代赈灾事业中,女学生发挥着重大作用。1906 年底,上海女子中西医学堂学生有感淮徐海各属水灾颇重,在张园举行义演,男女来宾约有千人,“捐输颇为踊跃”,“争以银券、洋块遥掷之”。1911年,因江皖发生严重水灾,杭州西湖蚕桑学堂将全校学生赈款经华洋义赈会转解灾区。5 月15 日,上海两等女学堂举行助赈江皖水灾运动会,参观者千余人,来宾慨然捐赈。
除女学生外,女艺术家、女医士、女画家等也积极参与义赈。如1911 年5 月,男女艺术家二十多人连续在上海举行三次演奏会,所得钱款悉数助赈。同一年,因东三省鼠疫蔓延,上海一些女医生配合政府在疫气发生地逐日挨户检查,积极参加了防疫检疫事宜。许多女画家也将作品通过义赈组织进行义卖。1890 年,上海名为浣云楼主的女画家以绘事助赈,在《申报》登载润格费用,全部所得由同德堂药铺转给灾区。另外,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妓女或演剧助赈,或集体捐银捐物,也多次加入到义赈活动中。
3、赈灾杰出女性的涌现
民国初期的赈灾史上涌现了一批具有近代爱国意识和先进救国理念的杰出女性。如河南女慈善家刘青霞,她与秋瑾并称为“南秋北刘”。她以孀妇之身创办女学,兴资办厂,资助女子办报。1918 年,她出资5 万元开办了“贫民工厂”;1922 年,为开封难民收容所捐洋3000 元。还有近代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张竹君致力开办女学,培养女性医护人员,创办了上海最早的女子中西医学堂。更难能可贵的是,张竹君身体力行, 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救治伤患,多次深入灾区,筹款募捐。1911年,“上天降灾,中原多故”,作为上海女子医学堂校长的张竹君率全校女学生28 人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赴战地治疗受伤军士。
4、赈灾方式多样化
相比较于传统赈灾方式的单一性,民国初年的很多新女性身体力行,运用各种方式为灾区筹款,采用了义演、义卖、移助糜费等新的筹捐方式。1911 年6 月初,中西女塾全体四十多名女士参加了中国青年会发起的助赈江皖音乐会义演,演出几无虚席,捐得千余元。1907 年,北京琉璃窑开办女学慈善会,许多女学生制作手工物品进城发卖,并唱歌跳舞以募捐。1907 年,北京中国妇人会英淑仲为江北大水灾印了几万张附有难民图的启事到处散发等等。
清末民初,女性在赈灾活动中的角色、规模、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形成了女性参与慈善活动的团体和组织,成为近代民间义赈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赵晓华《清末民初女性的赈灾实践及角色变迁》,《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