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传教。英国浸礼会的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1870 年来华传教。他赈济灾民、交通大吏、主笔《申报》、接手广学会、参与维新变法,频繁活跃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舞台。李提摩太在中国的传教并非一帆风顺,从一开始受挫到后来广泛获得赞誉,其转变就在于“丁戌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
19世纪海外传教事业迅速发展,长期神学教育下的李提摩太上书浸会布道会,要求到中国北方传道。在他看来,在未基督化国家中,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有利于基督教的推广。1869 年11 月17 日,年仅24 岁的李提摩太从利物浦起程,于次年2 月12 日到达上海,不久乘船抵达山东烟台,开始传教生涯。但是,他最初努力传教的成效并不大。1876-1879 年,华北惨遭饥荒,史称“丁戊奇荒”。面对日益恶化的灾情,李提摩太主动救济。1877 年,李提摩太接受山西救灾的任务。在他看来,这是传教的契机。
散发赈款是李提摩太赈灾的主要方式。在山西的灾区,由于赈款不便兑换,他索性让铁匠现场将募捐来的银锭分割成小块发放灾民。李提摩太的发赈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自己站在窄巷尽头,让灾民排队从他那里领取赈款,为防重复领取他在灾民手上盖上油墨印;二,受圣经中基督分饼的启发,他让灾民分行坐下依次分发;三,散赈前,他先派人到村庄仔细记录最穷困人的姓名,给予他们赈灾券,然后安排好日子由灾民凭票到指定地点领赈。第三种方法是他通常的做法。但李提摩太赈灾时甚至会遭遇危险。据《申报》报道说:“闻其(李提摩太)初次往赈携资不多,而饥民麇集,不能遍及,以致有得者有未得者。未得者谓其辱己,怒而殴之,(李)身受重伤。”
散发赈款的前提是筹集赈款。李提摩太奔走呼吁,多方筹措。1876 年夏初,李提摩太就写信给友人,描述灾区的惨状,建议灾情见诸上海英文报端“劝捐”。友人读到他的信后,决定将信寄往上海的《每日新闻》(Daily News),并翻译成中文刊登在1877 年4 月3 日出版的《申报》上,题为《西教士劝捐书》(署名“英国教士李提摩太”)。《劝捐书》详细介绍灾情,号召人们伸出援手,捐款助赈。李提摩太的努力很快收到了效果。各口岸赈灾委员会建立起来,赈款源源不断。1877年3 月,由传教士和外国商人组成的山东赈灾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首次募集就达3000 两银子。同年秋,又陆续在上海和海外募得3万余两银子,汇给李提摩太。另外,李提摩太还从浸礼会申请到500 英镑的赈资。李提摩太将记录山西行程的日记传到伦敦,促成了救灾基金在英国的设立,并在伦敦和各口岸募集赈款约20 万两。除用于赈灾之外,李提摩太还将这些捐款在山东建立孤儿院5处,每处可收留百名孤儿。
李提摩太的赈灾理念并没有停留在散赈、设立孤儿院等赈灾应急措施上。1876 年7 月7 日,李提摩太在济南拜访山东巡抚丁宝桢时,提出移民东北、开矿、铺设铁路的建议。但丁宝桢随即调任四川总督,建议落空。李提摩太还向地方官员建议,为孤儿设立新式学校。在山西赈灾期间,他向山西巡抚曾国荃再次提出移民东北、铺设铁路之建议。他认为铁路不仅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且对防止灾荒大有裨益。但他的修路建议被山西道台们以铁路招致外人易肇祸端为由拒绝了。
李提摩太的赈灾行动取得一定成效。据称,1877 年11 月他在山东赈灾结束时,至少救助了7 万灾民。在山西,他亲施赈银不少于12 万两。赈灾打破了李提摩太传教“僵局”,《青州市志》记载说:灾荒期间山东青州英浸礼会在凡放赈之地皆发展教徒建立教会场所,当时有名望教者达1500 余人。在山西,当地人“没有一个不敬仰他(李提摩太),他就长久在山西传道”。
李提摩太的赈灾行为直接使灾民受益,他所提出的开矿、修路等根除灾荒的理念传播了西方文明。李提摩太通过信函、报纸,呼吁赈灾,让社会各界了解实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在《申报》看来,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西人,无疑是赈灾的典范。虽然一开始清政府对李提摩太心怀戒备,但他救灾的善举最终赢得了官员们的承认与支持。日后李提摩太之所以能够广泛涉足中国政治,和他在赈灾行动中所获得的社会声望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高鹏程、池子华《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