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型阶段,商人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作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的商帮群体,徽商所参与的行业极为广泛,奢侈之物、日常物品,无所不包。徽商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慈善方面。在江西徽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有食盐、典当、木材、粮食、瓷器等等,他们在江西慈善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江西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又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丰富,这些气候条件也使得江西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灾害预防方面,古代多用储粮备仓和兴修水利。明前期仓储主要由政府承担,但后期政府对仓储控制减弱,仓储逐渐为地方绅士所掌控。徽商虽为外来人,但也参与其中,如婺源渔潭人程士秀“在江西南昌郡立义仓,捐千金以为倡”。婺源渔潭人程锡庚在豫章也捐造了义仓以救济灾荒。在水利修建方面,徽州商人也有所参与,婺源庐源人詹隆梓“随父营昌江瓷务……道光年间,景镇荐饥,董办捐赈事宜,宪大称其能。浮梁东西道及河岸倾圮,捐资造成坦途”等等。
徽商在江西组建或捐建很多慈善组织,主要处理死者遗体,其机构名称多样,有义堂、旅榇所、义掩会等等。徽商创建或者资助的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资助同乡,然后扩及到江西本地人。如道光年间,徽州商人在江西南昌创建的“遗爱堂”,地址在南昌京家山地一区,主要创始人是休宁的邵阶树、婺源的詹松坪、祁门的洪殿武、黟县的胡体仁、绩溪的许丹岩,他们也是也“遗爱堂”的主要司事。“遗爱堂”的救济对象主要为在江西的徽州同乡。救助类别有:一类是患有疾病的同乡,这类人可以在“遗爱堂”“西厅医住”,不过“病愈即行搬出”;另一类是不幸在江西去世的同乡,灵柩在堂内最多停放一年,在这一年之内,在徽州有家属的则有堂内主管人员交与信客送回,路费根据路程远近支付,没有家属的埋入义冢,费用由“遗爱堂”支付。
徽商在江西育婴事业上也做出了一定贡献。江西是全国溺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主要是溺女婴。婺源梓溪人汪奕焜,“幼服贾江右沙溪市,(沙溪市)俗多溺女,邀同人建育婴堂,输租百担为倡”。在江西的徽商也会广施钱财来维持育婴事业的发展,婺源冲田人齐振声因家贫服贾苏州、浙江、江西等处,积累了一定资产后在景德镇置办房屋定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输入景德镇育婴堂价值千金本”,而且他“对育婴堂成立亦输金襄助”。
徽商对造桥、修路这些慈善行为也乐此不疲。在《徽州府志》中的《人物志》中记录了大量的徽商造桥、修路的义举。清代黟县商人胡禄彩“独修浮梁锦溪石桥路十余里,费千余金”;嘉庆三年(1798 年)秋,歙县商人程德基“赴广信,道经开化,山水陡发,自桃林至霞山数十里,路尽圮,出千缗甃治之”。在赣经商的徽商并不都是单独造桥、修路,也有徽商集体造桥、修路,如清后期浮东路圮,新安会馆主事詹必亮召集在浮梁的六县商人讨论修路事宜,詹必亮倡捐“巨数并劝六邑绅商佽助,逾年告竣,遂成康庄。”这是徽商借助会馆依靠六县商人进行的慈善活动。
徽商对“儒学教育情有独钟”。徽商经过辛勤致富之后,大多能慷慨解囊,大力投入教育事业,主要集中在书院和官学机构的资助这两方面。江西是徽商贸易经商的一个重要区域,徽商对江西书院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徽国文公书院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而以他的谥号命名的,因朱熹故里在徽州,所以奔走于五湖四海的徽州商人,往往会在其经商地兴建徽国文公书院。来饶州经商的徽商在清初“建徽国文公书院于饶”,后因时代年久而未修缮导致书院墙体倾圮,黟县商人舒遵刚见书院破败的现状,“倡首葺而新之”。像舒遵刚这类徽商在江西倾力兴建书院、重修书院的事例还有很多,这大大促进了江西书院的发展。江西的官学很大一部分靠着当地绅商的捐助而维持下去,徽商也参与了资助江西官学的活动,如侨居在江西南昌的歙县商人许世奇,因“南昌府学宫圮,乾隆五十六年有司劝捐修葺,世奇重修明伦堂及县学并建考棚”等等。
徽商在江西的慈善活动,包括赈济灾荒、创建和资助慈善机构以及造桥修路、热心教育、等诸多方面,形式多样,促进了江西慈善事业的发展。
摘编文献:
骆辉仔《明清徽商在江西的慈善活动》,安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