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胡学梓(1733—1794年),字贯三,黟县西递村人,清乾隆年间江南六大富豪之一。他开设当铺三十六爿,在休宁县隆阜设“恒隆庄”,店铺和佃户的房屋占了半条街。
胡学梓出身在徽州以“经学传家”的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胡昌翼是其始祖。宋元期间,胡氏家族先后出了七位理学名儒,世称“七哲名家”。西递明经胡氏宗族繁荣时虽然出现了一些政府官员,但绝大多数子弟成为了著名徽商,他们散布在长江中下游城市,以景德镇为最多。在这些徽商子弟当中有一大批经商致富成为“素封”,胡学梓则是“素封”中的翘楚。
传说胡学梓少时即以敬孝闻名于乡里。据说胡学梓的母亲曾眼睛失明,他每天用舌舔之,终使母亲眼睛复明。同时,胡学梓“为人好善乐施”,“其义举不能指数”。解放前西递有牌坊13座,其中一座便是乾隆时为胡学梓敕建的“乐善好施”圣旨坊。
1、捐资助学。由于自己坎坷经历,读书不多,致富后的胡学梓极重视教育。乾隆末年,胡学梓建“万印轩”,成为读经习文、修身养性和宗族子弟肄业之所。万印轩“厅堂高敞,楼阁玲珑,前后隙地,樊为园圃”。户部尚书曹文植到了西递,过而爱之,题其额“万印轩”。潘逵南《万印轩记》记载:“若夫半亩之宫,萧然环堵,拥图书翰墨,日使子弟(宗族子弟),涵育薰陶,循循矩矱,则退息有居,学亦惟由其诚,尽其材焉耳。”胡学梓不仅重视宗族子弟学业,而且宗族之外也乐于助学,当得知“邑人议建碧阳书院,久而不就”时,他找到当时知县说:“诚使书院议成者,当输白金五千以助。”事后,他患病弥留之际仍不忘属其子捐建书院。其长子胡尚熷遵照父亲遗愿“以六千六百金为其祖及弟书名‘崇教祠’,其八千三百余金则自输于公,而书院告成。”
2、修桥铺路。《五世传知录》记载,胡学梓“造齐云山下登封桥、冈桥,襄造鱼亭永济桥,修造本邑及歙、休、祁邑大路九处,前后费白金逾八万两”。宰相曹振镛为胡学梓独资修建登封桥撰《重修登封桥记》:“如龙如虹,规模宏壮,制造精坚”。胡学梓修建的桥梁经两个多世纪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坚固无损。
3、修建祠堂。历史上的徽州人十分重视祠堂建设“举宗大事,莫最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是尚得为大家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胡学梓“谋于乡之父老,合严岭、巧桑之众,倡立专祠”。历时三载落成,名曰:“本始堂”。在胡氏宗族二十六座祠堂中,以这座祠堂规模最大,营造最为精美。祠堂前有两排旗杆,有甬道、石狮、仪门、享堂、寝室,美轮美奂,为黟县钜观。据本始堂遗址《乐输建造宗祠》碑刻记载,购买基址、木料、石料、石灰、沙子、石子、砖瓦、铁钉、颜料、金箔和雇用木工、石工、砖工、雕工、漆工、粗工等等支出,总计用银6 940.8两,胡学梓捐输银3 859.07两,支付买旧料木屑银100两,为其父应海公配享牌位输银80两,总计共输银4 039.07两,占总支出一半多。乾隆五十六年,本始堂立祀会,置祭田。胡学梓为其父胡应海输配享银20两。胡学梓不仅捐巨资建祠堂,还在西递村中心街建造了家祠“追慕堂”。西递明经胡氏宗族分为九房、四家,追慕堂是四家的家祠。这座祠堂全部使用优质建筑材料,营造精细,巍峨壮观,木雕、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是典型的徽派祠堂。
4、赈灾济贫。胡学梓“遇岁歉,赈族党,前后计米六千余石……他如置义渡义冢、棺助瘗、散药施茶诸事,阅数十年为之不倦”。乾隆末年,他开设保元堂药店,赈济乡民,“本村之同族众姓,一体照方给与,听其酬直与否,不计也,亦不留账,贫而亡者,给以棺衾纸灰葬工,统计一年须白金五百两”。
胡学梓一生乐善好施,建校助学、修桥铺路、赈灾济贫,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而且其子孙后代也继承了良好的家族传统,乐助一方。嘉庆年间,胡学梓长子胡尚熷“捐万五千金倡造碧阳书院”并“捐助府紫阳书院膏火”,“襄成考棚,缮学宫”。嘉庆年间,胡学梓长子胡尚熷独资捐建癸酉桥并修治歙、休、祁、黟诸道路等等。
摘编文献:
赵华富《典商巨子胡学梓》,《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