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宋代以后,工商行会已经成立,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这种工商行会,最初称为行,后来有有团、市、作等名称。宋元时代工商行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承担官府所分配的行役。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工商行会,自出现以来,便是官府控制下的一种社会组织。
行会的形成与发展
行会是指工商业者的同业组织,这种同业组织,胚胎于城市中的同业商业区。在城市中的坊制与市制尚未破坏以前,城市中的商业集中于特定的市内,行是市内的街,同业商店往往集中于同一行,因此行也代表了同业商店区。此一名称,首先见于隋代,到唐代使用日益普遍。唐代的行设有行头或行首,具有徭役性质,负责为官府监督市区商业。这种行业收官府控制的特色,在宋代行会组织成立之后仍然继续存在。
宋代以后,坊制、市制破坏,不仅商业不再集中于特定的市区,同业商店也未必集中在同一街区,而是分散于城市中各处。行的意义,也从同业商店区转变为同业组织,再引申而为职业的种类。同业商店区不再集中于同一街区,官府管制较难,但是官府有许多义务要商人承担,因而促成同业组织的成立。
同业组织成立之后,功能逐渐扩大,除了承担行役之外,同业的共同意识也日益加深,因此同行常有共同的服色、共同的市语、共同的会所,并奉祀共同的行神,对于新入行的同业则善加照顾,甚至于有赛会时以行为单位组队参加竞赛。除了商业行会,手工业者也组成了同业组织,为官府提供鳞差,鳞差又称当行,其意义便是同业组织的行而来。到后来,连一些与官府行役无关的职业也有了同业组织。
《梦梁录》卷十三“团行”条,描绘了当时行会发达的情形:
有不当行者,如酒行、食饭行,而借此名。
有名为团者,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园。……
又有名为行者,如官巷方梳行、销金行。……
更有名为市者,如发桥药市、官巷花市。……
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卷作。……
《梦梁录》记载的团行,达50余行之多,可知这种行业组织,分得很细。这种行业组织,并不限于都城,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行的领袖,成为行头、行首或行老,负责行会对内对外一切事务,而以行老一词最为常见。
行会与官府的关系
行会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官府所分配的行役。《梦梁录》卷十三“团行”条:“市肆谓之团行者,盖因官府回买而立此名。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可知行会发展到南宋末年,基本性质仍然是官府控制下的组织。行役在宋代又称为行户祇应或当行,对于商人来说,是官府所需要的物质,向行中购买,由行中的商人提供;就工匠来说,则是官府工场中所需要的工匠,由行中工匠充差。行户负担官府的科买,自北宋初年以来已是如此。官府下行收买物资,产生许多弊端,譬如说对行户常有所需索,估价较市价为低,价钱又拖延不付,有时不支给现钱而改折其他物资。行户因此不堪其扰,甚至不愿入行。工匠当行,也同样有各种苛扰。管理工场的官吏,对于工匠常有各种非法的剥削,这种情形,在北宋时尚少,到南宋时则相当显著。(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梁庚尧著《中国社会史》,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