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民国成立,直至中日战争爆发,是上海城市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新增加的居民们按照居住地区、职业、籍贯、生活习惯的不同各具特色地生活着。尤其在两次大战之间,城市发展促使产业、社会结构复杂化,以往中国不存在的社会阶层,例如产业工人,接受过近代教育的城市中间阶层等大量涌现,上海社会因之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多样性。
各个阶层的上海居民结成各自的社团,生活在日益巨大的城市中。民国前半期(1914-1927)所诞生的社团的数量,比清末还要多,它们的活动非常活跃,这是上海社会最为充满活力的时期。
这些社团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各阶层的人们,按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结合起来的。它们成为社会结合的主轴,包括旧式和新式的同业、同乡团体、商界联合会、自由职业团体、学生会、工会等;第二类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结合而成的,包括慈善团体、文化团体、革命团体等。
第一类的社团包括如下几类:(1)作为商人团体的新旧同业、同乡团体、商界联合会、商会等;(2)工会;(3)学生会;(4)自由职业团体(由知识分子等城市中间阶层结合而成);(5)下层居民的组织——青帮等比较特殊的社团。
第一类社团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是按照不同的 阶层设立和发展起来的。与以往在地方精英领导下结成的,包括各阶层同乡、同业人士的旧式会馆、公所不同,工人和中小商人等阶层独自组织的社团、城市中间阶层的社团纷纷出现,数量上大大增加。在巨大的城市社会内部进行着阶层的分化,这些社团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民族运动高涨的条件下,由社会各阶层的居民分别设立和组织的。这种状况最终对地方精英人士在城市社会中的领导权形成了威胁。其次,依据以往的组织原理,但是采用更为近代化的组织形态的新式社团出现并增多了。例如同乡团体,一方面旧式会馆在增加,而新式的、更加近代化的同乡会也出现并增加了。在同业团体中,银行公会、华商纱厂联合会等近代化组织的数量也在增加。
第二类的社团主要包括:(1)慈善团体;(2)文化团体和文艺团体;(3)革命团体和政治党派;(4)民族运动团体和社会改良团体;(5)妇女团体;(6)宗教团体等组织。
与清末相比,慈善团体的数量在民国时期有了大量增加,达到了200家以上,它们的活动也非常活跃。民国时期的还是各种宗教团体活动的舞台,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孔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教派。由教会设立或具有教会背景的学校、医院、慈善团体、社会团体(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等)、中华民国拒毒会等禁止鸦片团体的活动都十分活跃。
民国前半期的上海,各种社团都在为达到各自的目的而努力活动。这些活动既被城市社会所包容,也是它所需要的。上海的公领域就是在社团活动中发达和成熟的。
两大类社团的活动形成了上海的城市社会。中国其他城市在民国前半期也产生了这类社团,活动也很频繁。但是,以上海诞生的社团数量为最多,活动也最为活跃。社团结社本是以自由、自愿为宗旨,因此上海人同时参加多个社团的事例也是很常见的。这些同时属于数家社团的个人往往在社团间进行联络,形成社团网络的纽带。
摘编文献:
(日)小浜正子著《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