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活动,以其鲜明的特点而引人注目,具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参与的广泛性
明清时期,尤其在清代,江南地区的社会救济、慈善活动是全方位、多层面进行的。毫无疑问,地方士绅是民间慈善活动的中坚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广大的工商业者成为民间慈善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工商业者中,不仅有富裕阶层(如大商人、作坊主等),还包括了“伙友”出身的普通劳动者。这种新的社会现象,说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以及由此带来的工商业者力量不断壮大的事实。
2、慈善机构种类日趋繁多
明代时期,江南各地的慈善团体还极为有限,除官营的养济院、药局等外,只有少数地区出现过民家慈善团体。到了清代,民间慈善团体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据江南各地的地方志记载,从施济内容看,有对贫民的施衣、施粥,有对病人的施药、诊治,有对死者的施棺、代葬及义冢;从施济对象看,有收养孤老贫病者的安济堂,有收容流浪者的栖流所,有收养婴儿的育婴堂、保婴堂、恤孤局,有救济贞女节妇的恤嫠会、清节堂、儒寡会等,有管束不肖子弟的洗心局、归善局、迁善局等,有教育子弟的义塾,有综合施救的芹香堂、同仁堂、博济堂等,还有惜字会、惜谷会,以及养牲局等放生团体。
在江南地区,慈善团体(如善堂、善会)比较普遍,各个县少则十几家,多则五六十家(还不包括义庄)。
这些善堂善会或义庄,规模较大,即以资产而言,往往拥有数百亩,甚至万亩以上的土地。义庄是依靠个人力量创立的,在苏州拥有千亩以上土地的义庄占总数的一半多。尽管在明清官府的号召下,全国不少地区建立了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但有些地区的善堂创建未久即衰败,而江南地区的众多善堂则能长期维持,或废而复兴,这显然是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江南地区士绅的经济实力雄厚,是维持善堂运营经久不衰的重要前提。
3、重视道德教化
清代江南地区慈善活动的兴盛,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从各种类型善堂、善会的兴起过程来看,直接动机有着较大的差异,如育婴堂的普遍建立,当与民间弃婴、溺婴现象有关;栖流所的设置,与流民的大量存在分不开;义庄的涌现,则与江南地区多富室、宗法观念浓厚紧密相关。当然,在分析清代善堂大量产生,慈善活动兴盛的原因时,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同治、光绪年间是善堂普及的重要时期,之所以如此,乃在于太平天国战争严重破坏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秩序。为了尽快恢复秩序,清朝政府不能不谋求地方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建立善堂成为地方绅士重建社会秩序的自救策略之一。
然而,直接动机纷繁多样背后,江南地区慈善团体普遍对道德教化十分重视,这不仅突出地体现在明代的同善会上,清代的一些慈善也带有这种倾向。恤嫠会、儒寡会、清节堂等专门机构的设立,即表明了这一点。这与江南地区人文发达、文化知识水平高、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广有关。
摘编文献:
王卫平、黄鸿山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