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潮汕慈善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一种特色独具的慈善文化现象。但学界对其研究相对滞后,直到近年才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有了一些成果。
潮汕善堂文化的历史源流
文化是一种生活样式,由历史发展而形成,深受时空条件的影响。潮汕位处粤东,毗邻南海,具典型海洋性气候。长期以来,受制于交通,与内陆交流甚少。潮汕地区的先民初为越族,自秦以降,中原人南迁至此,方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潮汕又因毗邻港澳、面朝大海,易受海外文化影响。中原古文化和海外文化在潮汕地区交汇,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潮汕善堂文化是有别于我国主体慈善文化的一种,它“已成为潮汕人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善堂是我国传统慈善的重要载体,有固定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是常设性慈善机构。善堂在明末清初已获得较大发展,在有清一代,各类善堂在全国各地普遍涌现。善堂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多为地方精英,他们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希望通过关爱他人、帮扶济困而达行善积德之目标。
潮汕善堂的独特性在于其浓烈的宗教信仰和持续至今的影响力。一般认为,潮汕地区的首座善堂是为报答宋代宣和年间大和尚宋大峰而建的潮阳和平报德堂,其可谓为潮汕人善堂文化的“祖廷”。元代惠州路总管府从官徐来撰写的《报德堂记》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宋大峰祖师最早的、最权威的记载。宋大峰是因在潮汕地区筹资建桥方便乡人而受到敬重的。中国本来就有信奉人格神的传统,民间敬拜关公就是一例。潮汕地区百姓后来逐渐神化大峰和尚,建庙堂祭拜,并继承了他乐善助人济困的精神而发扬光大。大峰祖师的圣训是:“立善堂,行善事,利人必利己,救人必自救,积善之家,天必赏之。”潮汕绝大多数善堂敬奉宋大峰祖师,但也有个别善堂教奉吕祖、玄人上帝、华佗仙师等等。人们通过敬拜神灵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归宿,通过多做善事继承祖师精神来回报社会。
潮汕善堂在清末民初进入全盛期,达500 多家。其中,汕头存心善堂颇具代表性。该堂始建于1899 年,始创人是赵进华(约1851~1921 年)。他从潮阳棉安善堂请来大峰祖师木雕像供奉于祠堂,并大力发扬祖师行善积德的精神。民国时期,该堂名闻遐迩,并开办有存心医院、存心学校、汕头市第一儿童教养院。汕头存心善堂经办的慈善活动内容繁多,深得社会各界信任和欢迎。
善堂的经费来自本城绅商富户和殷实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侨团的捐赠,善男信女的喜敬,还有单项善举的实额认捐,如收埋水尸、路尸,有的人就按口捐钱若干,善堂则照其认捐定额按口收费。潮汕地区善堂众多,各善堂经费主要靠社会各界长期的自愿捐助,这表明潮汕地区民众的确有着乐善好施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潮汕很多善堂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陆续自动解散或被强行取缔,“但各地仍有不少人坚持吃自己的饭,掏自己的腰包,挤出业余时间从事收尸埋骨等义举”。“文革”期间,善堂旧址遭受到严重破坏,面目全非,部分场所被居民长期占用。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慈善力量迎来复兴之机,潮汕善堂才又重新复苏,迄今为止,潮汕地区善堂数目已达300 多家,但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仅为20 多家。1985 年,存心善堂等多家善堂集体上书要求正确看待善堂的作用,指出行善不是迷信,善堂没有了,很多社会服务就都没有人做了。最终政府同意善堂恢复存在。汕头存心善堂恢复后的正式名称为“汕头慈善总会存心善堂福利会”。恢复汕头存心善堂的努力历时数年,直到2003 年9 月19 日才正式举行成立揭牌及授印仪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潮汕地区有近1000 家大大小小的善堂,大部分村镇都会有一家善堂,有的村镇甚至有两三家。善堂已成为潮汕地区民间慈善的一种常态。不难发现,潮汕善堂的兴衰与历史变迁深受国家民族发展过程的影响,与政治大气候有着密切关联。潮汕善堂能在清末大发展,在民国时期有大作为,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大恢复,足以证明潮汕善堂文化已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了,“是潮人独特的民俗”,是潮汕人信仰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表明,潮汕善堂文化的发达、善堂慈善的活跃,是有广泛民众基础和社会心理以为支撑的,这是潮汕善堂文化繁衍不息的因由所在。
潮汕善堂文化的特色
潮汕善堂与全国其他地方善堂相比,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潮汕善堂也多由地方巨商富贾发起成立、活动覆盖面广、在社会救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潮汕善堂又因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民间信仰强力支撑潮汕善堂的存续。潮汕善堂把儒释道文化熔于一炉,带有明显的地方宗教文化色彩,很多善堂就是由“念佛社”演变而来。潮汕地区原来生存环境恶劣,民众易在心中产生寻求神灵庇佑的念头,“重信仰,寻寄托,求庇佑,是绝大多数潮汕人的心理形态”。潮汕善堂信奉的诸多神灵都可和平共处、互不冲突。在汕头云湖庵就把佛、道及地方神摆在一起祭拜。广大善男信女把向善堂捐赠钱财做善事当作践行信仰、寻求慰藉的方式。潮汕善堂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善堂会员缴纳的类似会费的款项。“善堂的老人就是想做善事……他们更信任善堂,更愿意把钱捐给善堂。”在很多善堂内,都设有功德箱,有人进来就会捐赠一些钱物,多少不限,种类也五花八门,什么旧衣物、旧家具都有。因此,汕头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黄赞发得出结论:“没有传统和宗教作为支柱,善堂很难长久。”潮汕善堂普遍敬拜神灵,对它们来说,“慈善传统和宗教因素对其成功立足与持续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善堂的宗教本质也决定了它的高度适应能力和蓬勃发展的前景。善堂能够满足现代城市中人们对亡者身后法事的持续需求,这也解释了善堂之所以在东南亚华人中间,以及潮汕地区兴旺发展的原因”。潮汕善堂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宗教信仰方面的仪式,比如办“盂兰胜会”,比如“做功德”等。“盂兰胜会,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神、鬼的嘉年华……看似和神鬼有关,其实是后人在表达孝道。”“做功德”是指善堂为亡者做法事。“潮汕善堂的慈善活动常与民间神事活动相结合”,这些成为潮汕善堂文化的特色之一。
潮汕善堂具有强烈的延展性
潮汕善堂历经风雨,绵延至今,在民众中间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力,这是全国独有的现象。这种延展性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善堂在宗教或民间信仰方面的仪式,慰藉了民众的心灵;其次,善堂积极参与社会救灾的善举赢得了民心;再次,潮汕人涉足海外,遂将这种具有良好地方习尚的善堂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并又积极地反哺家乡。正是潮汕人“走四方”的传统,促成了现在别具一格的潮汕文化在空间上扩展、在时间上延伸。
潮汕善堂文化的现代启示
潮汕善堂生命力旺盛,蜿蜒发展至今,成为中国民间慈善的典范。当前,中国《慈善法》已颁布,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大好时机。但同样有挑战。梳理和研究潮汕善堂文化,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健康运营与完善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传统资源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传统是历史形成的,它规制人的思想行为,影响社会的发展运行,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无法人为地抛弃或割裂。创新的起点是传统,没有对传统的认知和扬弃,就谈不上创新。创新的目的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发展更畅,而不是完全推倒,或改弦更张。
潮汕善堂延续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生机勃勃,潮汕人已把善堂文化作为其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潮汕人通过善堂找到了乡亲联络的纽带,通过做慈善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大峰祖师崇拜是很多潮汕善堂的根脉。旅居海外的潮汕籍华侨,把弘扬潮汕慈善文化当成己任,复制潮汕善堂模式,积极从事各种慈善活动。慈善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步骤是要筹到善款。老百姓愿意捐献、信任慈善组织最为关键。潮汕善堂慈善经费主要来自普通民众的常年的小额捐助。潮汕人宗族、老乡的观念很强,宗族和乡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发展到今天,两者常常糅合在一起。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邻里乡亲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互助保障的基础,相互帮忙、共济时艰也是自我保障的必然要求。潮汕民间慈善之所以能一呼百应,跟故里乡亲之间容易彼此认可也有很大关系。潮汕人这种强烈的地域观念和身份意识,是发展地方慈善的强大动力。(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周秋光、胡远志著《潮汕善堂文化探究》,载《历史教学》2017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