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道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广泛分布于道教的劝善书之中。道教的劝善书正式形成于宋代,以南宋时期《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出现和流行作为标志,指的是“假借神仙之口训导、托神仙的名义降授或道教徒以个人名义撰写的,用道教教义、从道教的角度劝人去恶从善以成仙了道和积善获福的通俗道德教化书。”
明清时期,劝善书如《悟道路》、《阴骘积善》等广泛盛行,并渗入社会文学创作,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艺术主题和素材源泉。道教的劝善书是道教慈善公益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通过神学角度阐述道德原则和规范,提供计量善恶的方法,讲述善恶报应的故事,描述作奸犯科的悲惨下场等,以促进伦理秩序和提高道德水平为着眼点,为道教实践慈善公益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心存敬畏,尊重神灵。神仙在道教系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不但能够洞悉世事,照察一切,而且还具备管理和主宰世俗世界的最高权力。因此,道教信仰者应心存敬畏,尊重神灵。除了斋醮、道符、法服等与神沟通和敬奉神仙以外,道教还有“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五成”,以及正一派的“老君百八十戒”、三皇派的“十三禁戒”、上清派的“洞真观身三百大戒”、灵宝派的“智慧度生死上品大戒”等,通过名目繁复的戒条来约束信徒的行为。此外,道教劝善书中还列举了各类不敬神的恶行供世人警醒翻悟,例如《太上感应篇》中提到的“呵风骂雨”、“晦腊歌舞”、“ 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 对灶吟咏及哭”、“ 以灶火烧香”、“ 秽柴作食”、“ 夜起裸露”、“ 唾流星”、“ 指虹霓”、“ 辄指三光”、“ 久视日月”、“ 春月燎猎”、“ 对北恶骂”等。同时,不敬神的具体行为之过也被明确定量,如《太微仙君功过格》所载,指斥毁天尊圣象记二十过,指斥毁真人记十五过等。
第二,慈爱他人,奉献社会。《太上感应篇》中列举了十六种二十二项善行,例如“不欺暗室,慈心于物,忠孝友悌,矜孤恤寡,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正己化人。”为世人行善劝善提供了一定的指引和参考,同时,道教的劝善书还规定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行善准则,这些行善思想和方法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关系,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教对社会各领域行善准则的规定
第三,贵生戒杀,善待自然。道教崇尚有机的、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将一切自然存在物纳入大道的范畴,大道赋予一切众生慈爱本性,顺之则利他助己,逆之则损人害己。道教劝善书中有一系列保护自然生态,爱护动植物的慈善公益思想。例如《太上感应篇》中有明确禁止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用药杀树、杀龟打蛇等伤害动植物的行为。《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亦有二十二戒是关于道教信仰者应如何尊重生命和善待自然万物的戒规。但同时,
道教亦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讲求“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认为戒杀虽好,但面对伤人害人的动植物之类,杀之反为功。道教的贵生戒杀思想以符合天道为准则,不拘泥于规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道教慈善公益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道教组织和道教信徒曾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事业,如明末时期大量涌现的善士、善堂以及专门印行传播劝善书的机构“善书坊”,北京白云观组织的募捐、施粥、施药、集庙资办学等慈善活动。全真派创办善堂、开展赈济、救助和劝善等活动。道教界也涌现出了郑观应、黄承元、张维新、金诚泽等众多全力组织和奉献慈善公益事业的信徒。
在现代,武当山、茅山、青城山、北京白云观、广州纯阳观、四川青羊宫、香港蓬瀛仙馆等诸多道教宫观和组织以及各地道教协会也长期致力于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涉及灾难救助、急难救济、教育学术、环境保护、养生养老等多项领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道教特色的实践内容,例如各道教组织在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时,注重挖掘和运用其丰富的养生文化资源,不仅将养生理念与各传统慈善项目相结合,开展“医疗+养生”、“养老+养生”等项目,而且着力打造道教养生品牌的慈善公益事业,使养生文化资源在慈善公益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和服务更多的人。同时,道教要求信仰者对世间万物时刻抱有慈爱之心,是一个典型的“环保型宗教”。因此,道教组织和道教信徒十分重视开展与支持环保护生公益事业,这对于建设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社会,推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荣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道教不是世界性的宗教,但其劝善成仙的宗教追求、济世利人的使命感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也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根据《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有11%的道观开展了国际交流,9%的道观在民政部门登记了社会服务机构,在五大教中比例最高。
摘编文献:鞠昕彤《宗教慈善公益研究——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西南大学博士学学位论文,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