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佛经中所说的福田是比喻而言,其意为可生福德之田。谓人对于应供养者即供养之,则能获诸福报,如农夫种田亩,有秋收之利。
福田有多种,说法也不尽相同,但都以佛及弟子为根本。概括而言,一般认为主要有三福田,即恭敬佛、法、僧三宝,称为敬田,或恭敬福田、功德福田;报答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及教诲之恩的师长,称为恩田,或报恩福田;怜悯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或怜悯福田、贫穷福田。可见,佛教所说的“福田”含义很广,但其实就是佛教的一种功德思想。中国向来重福田,多行供养和惠施。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周武帝灭佛和现实生活中僧风浊乱,佛教界末法思潮盛行。为了挽救日渐衰败的佛教,防止佛法败灭,一方面出现了护法思想,开窟造像,刻写佛经,并出现新的佛教流派,进行革新,振兴佛教。另一方面,为了树立佛教和僧人的良好形象,主张佛教从事有益社会的活动,广泛布施,尤其重视敬、悲二福田。净土教和三阶教也接受了广植福田的思想,并身体力行。
南北朝高僧昙鸾倡导的阿弥陀净土信仰,对福田思想的流行具有重要影响。净土教宣传往生净土世界,永远超脱生死。净土以愿、行为宗,崇拜者既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念佛名号,还要依愿起行,礼佛观像,积德修福。造五逆十恶者,“应堕恶道”,念佛、修福田者,“便得往生安乐,净土”。所积善恶不同,就有不同的果报。净土教将阿弥陀佛看作是报身佛,极乐净土是报土。
隋代信行创立的三阶教用于普施的“无尽藏”也是基于福田思想建立的。三阶教认为个人“独立布施,从生到死,其福甚少”,而“各出少财,众集一处,随意布施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即将个人的布施融于“无尽藏行”才能获得更大的福德,而“无尽藏行”依赖的就是“无尽藏”。三阶教建立无尽藏院,作为普施中心。布施的对象则兼敬田(三宝)与悲田(贫下众生)。因此僧人缮修坊寺禅宇,兴立佛图僧房;架桥铺路,便民通行;建大药藏,治病救人;立孤老寺,慈济赈灾;代人佣作,缝补浆洗,破薪运水,清厕担粪等,与《福田经》所讲的广施“七法”大致相同。莫高窟北周与隋初的福田经变正是部分佛教徒致力于社会福利活动的反映。
在上述情势影响下,佛教信徒重功德、大修福田,帝王也提倡并奉行福田思想。梁武帝就建有“无尽藏”,用以布施。北朝末年和隋初,佛教界行善积功德,以祈求福田利益的思想空前普及。众多僧人身体力行,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有的“缮修成务,或登山临水,或邑落游行,但据形胜之所,皆厝心寺宇,或补葺残废,为释门之所宅也”;有的“建大药藏,须者便给,拯济弥隆”;有的“所至封邑,见有坊寺禅宇,灵塔神仪,无问金木土石,并即率化成造,其数非一”,“或为僧苦役,破薪运水;或王路艰阻,躬事填治”,或“立孤老寺于城治,等心赈赡”。
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福田思想流行。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寺院、僧尼数量激增,形成比较完备的僧官制度和以经营土地为主的寺院经济。寺院的财力增大之后,僧尼除了私蓄财产外,也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当时,社会上已设有“悲田院”、“养病院”等事业机构,由寺院经营的救济事业也不少,僧传中也记述了许多僧尼个人经营的社会事业。
摘编文献:敦煌研究院樊锦诗主编《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