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库
目前中国的基金会有两类,一类是公募基金会,一类是非公募基金会。这两类基金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善款的来源不一样。公募基金会,顾名思义,其资金是向公众公开募集来的;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则主要来自于创立该基金会的企业或个人的持续捐赠。相比较而言,公募基金会有筹款的压力。因此,怎样筹钱,怎样花钱,是公募基金会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公募基金会传统的筹款方式,政府号召、单位摊派的有之,刊登广告、公开募捐的有之,义演义卖、上门劝募的也有之。这些都是目前常见的筹款方式,我们还不能轻易排斥它。但是公募基金会的筹款方式需要创新。
公募基金会的筹款,如何使募款对象由被动捐献变成主动参与,使捐方市场变成受捐市场呢?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善款来源机制呢?中国红基会2008年推出的“中国红行动”,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中国红行动”源于欧洲的风行一时的“红计划”。2005年,欧洲著名的U2乐队主唱波诺在欧美发起了一项“购物即行善”的红色活动,其核心内容就是倡导企业生产红色产品并捐出部分利润用于援助非洲抵抗艾滋病。这项活动引起了很多世界著名企业的关注并加入其中。比如摩托罗拉,专门设计推出了两款红色手机(Slvr和Razr),每卖出一部手机就从利润中捐出10英镑;再比如匡威,设计出带红色元素的慈善帆布鞋,还有许多国际著名企业及品牌都先后推出了红版慈善产品。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外观或包装均采用统一的红色元素,其销售的部分利润捐赠慈善机构。
中国红基会借鉴了这一具有文化品位的慈善募款模式,策划推出中国版的“红计划”。我们将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慈善行动定名为“中国红行动”。发起“中国红行动”,一方面是希望在中国传承欧美“红计划”的慈善理念,将慈善捐赠融入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将慈善意识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一个“人人可慈善”的参与平台,促进公益慈善意识的普及;另一方面,是要为中国红基会实施的公益项目募集更多的资金,建立长期稳定的善款来源渠道。
“中国红行动”一经推出,格兰仕、新日电动车、欧普照明以及六家商业银行先后加盟并推出了自己的中国红产品。格兰仕率先推出一款“中国红”微波炉,承诺每销售一台该款产品即向中国红基会捐赠1元人民币,每年保底捐款100万元。“中国红行动”的公益理念易于理解和传播,企业和公众参与方式简单。其创新和多赢之处在于,给产品赋予慈善使命,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再以“中国红”授权产品获得的部分利润来捐赠公益机构,支持了公益事业,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消费者无须额外捐赠钱物,只需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能成为慈善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购物即慈善”,从而使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的门槛大大降低,使“人人慈善”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公益机构、企业、消费者、受助者多赢的公益设计,是崭新而良性的慈善循环,企业在提升品牌美誉度的同时,促进了产品销售,慈善机构在募款中找到了长期的公益合作伙伴,为公益项目的实施找到可持续的善款来源。
公募基金会不仅筹款要创新,资助也要创新。公募基金会传统的资助方式,是借助业务主管部门的组织系统,将资助项目落实到基层,其资助款也是通过省、市、县逐级下拨。如何把这种自上而下的善款分配变成自下而上的善款申请?这是需要我们创新的问题。善款的分配如何变得更加公平,效率更高?向社会公开招标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模式。
5.12地震发生后,一大批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展示了中国民间慈善的巨大力量。然而,资金缺乏限制了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更大和更加持久的作用。中国红基会决定拿出2000万元捐款,面向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灾后重建项目,尝试和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用徐永光先生的话讲,就是“中国红基会出钱,民间公益组织出力,合作实施公益项目。”这是一种新的善款资助模式,也是一种公益组织的合作模式。
通过公开招标,全国共有66家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参与投标,经过三次评审会,有15家公益机构的17个项目中标,资助金额1756万元。5?12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初步尝试,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公开招标,开创了公益组织横向合作的新模式。过去,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与民间草根组织很少接触和合作,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开展活动,“老死不相往来”。中国红基会“5.12公开招标”,开创了一个面对巨大自然灾害,公募基金会与民间公益组织共享与合作的范例,这既是公募基金会对于捐款使用模式的一个制度创新,也是中国公益组织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有益探索。
二是共享资源,提高了民间捐款的使用效率。中国红基会“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拓宽了善款使用渠道,为打通汶川地震井喷式捐款形成的“善款堰塞湖”开拓了新思路。善款通过民间公益组织直接实施项目,突破了以往体制内层层拨付善款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善款到位时间,提高了善款使用效率。同时,招标的公平性和优胜劣汰机制,保证了项目执行机构的专业水准和执行能力,也有利于整体提升灾后重建项目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社会评审,保证了公益项目的公开透明。为了保证招标项目平等竞争,使灾后重建项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红基会专门邀请具有公益精神和专业精神的资深人士组成项目评审团队,负责项目的征集、筛选、评估和指导。评委结构的代表性、严格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程序运作,不仅保证了公益项目的透明度,提升了中国红基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为5.12救灾资金的公开公平使用提供了一个值得研讨的案例。
对于公募基金会来说,筹资是硬道理,资助是核心。公募基金会的活力之源就是不断开拓创新,创新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创新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王汝鹏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