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投稿
古今中外,对于“善”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
“善事”不是在马路上捡起一张纸屑,不是在公交车上让座给准妈妈,不是将捡到的钱包归还给失主……这些都算不上是“善事”,这些只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道德底线提高后的产物,也就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么做”,我的道德驱使我必须这么做。
那“善事”是什么呢?我做过的第一件善事又是什么呢?
思来想去,我想,这才是我做的第一件善事。
步入大学,等于步入了半个社会,而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今天,就上海而言,来沪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成为了上海新一代的弱势群体。因为户籍的原因,来沪青少年不能与当地相同年龄的孩子就读于一所学校,他们只能去一些所谓打工子弟学校。然而,如果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课堂,是无法想象,他们所获得的是怎么样的资源。
曾经,我在这样一所专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办的小学支教。
她座落于一条马路的深处,她的周围都是重工业厂,那条马路尘土飞扬,两边的香樟树叶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走近学校,可以听到孩子们下课疯玩的笑声;走进学校,却依然听到马路上重型卡车的发动机声。这些硬件条件,我无法改变,而我可以试图改变的,我一定会努力——为孩子们呈现一堂生动的课,让孩子们有所收获,每天都积累一点知识。
课堂上,孩子们用渴望的眼神注视着你,让你有一种冲动,把这辈子学过的东西都传授给他们,成为他们自己的力量。我反思自己孩童时代,那时的我是木讷的、循规蹈矩的,眼神总是避着老师,生怕老师让我回答问题。但他们很不一样,他们是活跃的,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是积极的,他们具有小学生所应有的特质。一堂课的时间很短,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
课下,和大队辅导员交谈,发现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只是高中毕业,有的老师甚至既教语文又教数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台已经被淘汰的电脑。学校里没有操场,活动的器材也很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这一次的支教,我久久不能释怀。这些孩子,虽然他们具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他们似乎应该获得更好的学习条件。
这一次的支教,我感悟了很多。我也默默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将来一直要去做的事,要影响别人和我一起去做的事,而这样的事才称得上是“善事”。
“善事”,不仅是这一次你能帮助别人,而且,它还应具有激励你继续这样去做的特质。这就是“善事”,它自身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