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
上世纪八十年从柘中校办厂起家,一路走来,陆仁军将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与集团公司,但他从未间断过支持教育、助老帮困,30年慈善捐款累计达1亿多元。
一个民营企业家,陆仁军为何如此乐于奉献社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他到底“舍”了多少?又“得”到了什么?
父母言行与“学雷锋”时代,对他影响最大
陆仁军出生在柘林镇临海村(原黄沙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十分勤劳,曾经是劳模。母亲温婉聪慧,她常教导儿子:“吃人家的,不能白吃;送人家的,也不会白送。”知恩图报,帮助别人,人家都会记得。母亲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陆仁军继承了父母勤劳和大气两种品德,他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影响陆仁军人生观价值观的另一个原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掀起的学雷锋热潮,那时陆仁军正读初中,又是学生会主席,他激情似火地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中,做好事不留名、助人为乐的种子,那时就已播进自己的心田。
曾经是教师,他对教育的感情最深
上世纪七十年代,陆仁军由代课老师,辗转到柘林中学成为一名正式的物理教师兼班主任。这个令他尊敬的职业,成为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1984年,柘林中学选调头脑灵活的陆仁军创办校办工厂,以弥补学校经费不足。在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的情况下,陆仁军硬是闯出一片天。小小的校办厂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多元发展的集团公司。之后,陆仁军就用打拼挣来的81万元奖金,最早建立了“柘中奖教金”,奖励优秀教师。
陆仁军念念不忘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为教育单位送《教育报》,为教师购买保险,为中小学校捐赠电脑,为全区教师发水果、发棉被等。奉贤中学新校区建设缺资金,柘中集团捐出2000万元;曙光中学新校建设,集团又一次捐出1000万元。全区4000多名教师多年享受着柘中集团带来的福利。陆仁军说:我曾是一名中学教师,我了解老师们的清贫,更懂得他们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我不能忘了教师!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他最大的快乐
邬桥社区孤儿汤佳欣,小学时,父母和爷爷相继病逝,只有奶奶与他相依为命。陆仁军得知后,亲自上门看望,并送上钱物。此后,他和妻子蒋风娟像父母一样关照抚养着这个孤儿,如今这个孩子已上了大学。庄行有一对孤儿兄弟被寄养在养老院。陆仁军知道后就委托妻子蒋风娟经常看望,吃穿用一切都帮他们料理的周周全全。多年后,兄弟俩人分别考取了大学并走上工作岗位。多年来,陆仁军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却从不向别人提及。三年前,柘中集团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设立了“上海柘中慈善关爱专项基金”,让慈善款用的面更广更规范。他说:“人要舍得,没有钱时,把力气奉献出来,得到的回报就是钱;有钱时,要舍得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的是人心。”
老人们美美地享受着“陆老师”的福利
在柘中集团,大家都称乎陆仁军为“陆老师”。他与员工穿一样的工装,他没有豪华办公设施,没有豪车,他没有打牌烟酒嗜好,对自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多花,而对需要帮助者,他却有一腔悲悯情怀和一颗大爱之心。
年年重阳节,他要给家乡临海村4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一份厚礼——慰问金与生活用品。年年春节,他要请全村老人同吃年夜饭,大有古时“千叟宴”的气派,老人们美美地享受着“陆老师”的福利。
“舍”的真诚大方,“得”的顺风顺水。陆仁军的好口碑、好人品,加上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与高质量产品,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户,企业发展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