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家住小昆山镇的市民陆金木吃过中饭后,拎起厨房里的一大包垃圾便兴高采烈地出了门。倒个垃圾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呢?跟着他的脚步,只见他走到楼下的公共垃圾桶边时并未作停留,而是拐了几个弯后走进了小区内的一间小房子里。不一会儿,他出来后手中的垃圾不见了,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了棕色液体的矿泉水瓶。陆金木告诉记者,他是拿垃圾换回了“宝贝”。
垃圾变废为宝
受到市民推崇
“可别小看这一小瓶酵素原液,它用处多着呢!”举了举手中的“宝贝”,陆金木告诉记者,他从4月初到现在已经换过3次了。换到的原液带回家后可以拿来洗手、洗脚和洗碗刷锅等,只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后便可以使用了。
陆金木口中的“酵素原液”,是通过用居民的厨余果皮菜叶,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水发酵后产生的一种物质。小昆山镇玉昆小区在不久前开了一家成品酵素制作和兑换点,居民凭借每1500克厨余果皮菜叶就可兑换到250克的酵素原液。“这原本被丢弃的垃圾,没想到还能换到这样的好东西。”陆金木说。
“居民们把我们这里称作酵工坊。居民把垃圾拿来后,我们会先把垃圾剁碎,按一定比例混合糖和水后装到一个大桶里,发酵3个月之后便能制作成酵素原液。”酵工坊工作人员沈婉华介绍道。她告诉记者,这一模式刚在小区里推出,便迅速得到了居民们的推崇和支持。仅半个月时间,居民们拿来的厨余垃圾已经装满了18只大桶。酵工坊每周一、周三的下午1~2时开放,而一般12时半左右便有居民来酵工坊门前等候,往往到了下午3时多还有居民前来兑换。“用垃圾换酵素原液既能促进居民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酵素原液又能替换掉居民家中的洗衣粉、洗洁精等化学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污染,可谓作用多多。”
今年设百个点
推广环保理念
“一糖三果十份水,三月期待终不悔。洗涤精华显神威,健康生活酵素美。”这是酵工坊内张贴在墙上的宣传顺口溜,说的是酵素原液的制作比例和作用。而这个将酵工坊开进社区的想法,来自区益行企业家促进会被人称为“周酵授”的企业家周英杰。
谈到想法的起源,周英杰回忆道:“近年来我区一直在开展环境整治,我对此深有感触,再加上很早之前自己就对酵素很有兴趣,也有一些研究,就想着为自己的家园做些事情。”为此,他自掏腰包拿出了100万元,开始实施“酵美云间”计划。计划开始不久,便得到了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支持和重视,并为他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扶持。这一计划今年3月份开始实施,目前全区已建立了14个点。他表示,设点速度之快和市民的广泛接受程度之高,也为“今年在松江设立100个点”这一目标提供了底气。
“这门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追溯起来早在秦朝时已经出现,晋朝时有书籍记载,发酵后生成的红茶菌可治疗消化不良症,果物生产的酵素有着一定的养生作用,厨余果皮菜叶生产出的酵素则有清洁洗涤功能。”在周英杰看来,酵素的使用远不止养生这一用途,还应该将其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如今,周英杰已经总结摸索出了一套易于让市民接受的酵素制作方法,只需要将红糖、果皮菜叶和水按1:3:10的比例混合发酵3个月,便能够制作出酵素原液了。“其实我们的计划不仅仅是开设100个交换点,而是要把这个技术普及下去,让市民能够自己在家里制作使用,由点带面将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广开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