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每天清晨7时许,松江区中心医院一支特殊队伍准时“上班”了。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工。有的是刚退休,有的还是在念书的大学生,有的可能是“全职妈妈”……披上一件“绿马甲”,他们就有了共同的名字——“杏林义工”。
“耳鼻喉科坐电梯上去。”“取药窗口前面左边就是了。”“这个自助机可以直接用医保卡挂号哦。”在门诊大楼里、挂号收费处、药房窗口外,到处都有这一抹“绿色”。几年的时间里,有人坚持留守在志愿第一线,有人不舍地离开,也有人慕名而来……“绿马甲”们虽不懂救死扶伤之术,却以一颗热心和善心,温暖着每位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
入汛后的上海,几乎每个清晨都会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当笔者走进松江区中心医院时,映入眼帘的是两名“绿马甲”正在耐心地帮助病患挂号取号。
其实早在2011年6月,时任岳阳街道百姓义工为民服务中心理事长的吴晖,巧遇松江区中心医院党总支书记俞华。俞华提议,门诊病患越来越多,光靠医护人员很难维持秩序,能否从百姓义工队伍中抽部分人,为医院组成个义工团队,两人一拍即合,首批几十名“绿马甲”就上岗了。
杏林义工团队中,有一批像陆梁慧这样的“老宝贝”。陆阿姨是首批杏林义工中的一员,“闲着也是闲着,我退休之后就加入了杏林义工,来这里帮忙挺好的。”陆阿姨补充道,“我现在一周除了2天时间要去公园做志愿者以外,其余时间都会在医院做义工。我做义工从退休至今,只有我老伴儿生病住院期间曾短暂缺席,一做就做了将近6个年头。”
为了让就医流程更加流畅,杏林义工们也想出了些法子。陆阿姨说:“以前义工人数少,都在门诊部门帮助病患,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义工团队的日益壮大,现在我们基本保证每个科室都有二三个人去帮助病患,这样既不会给门诊添堵,也可以帮助更多的病患。”“那零报酬,为啥还乐呵呵的?”“其实这个社会并不冷漠,希望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更多的人。”陆阿姨停顿了下继续说道,“给病患指路、解答病患的问询、维持排队的秩序、指导病患填写简历……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也较为繁琐,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面对一些误解;有时候一位‘绿马甲’要同时帮助三四位病患……不过我自己本身的性格比较爽朗,就算有再多的无可奈何和辛劳,我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说罢,陆阿姨又面带笑容地向一位在自助机前手足无措的病患走去……
杏林义工团队犹如一块磁铁,从最初的几十名,发展到现今的两千余名,截至今年“杏林义工”累计服务时间逾10万个小时,曾被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一等奖。
他们,打的是一份零报酬、却爱心满额的工。如今,不仅仅是中心医院,区内很多医院都闪现了“绿马甲”的身影。这抹绿色,温暖透亮;这份爱心,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