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对于松江教师钟景伟、史传锋、杨勇、孙晨亮、王宁、张新宇和王兵而言,过去的一年,他们在西藏日喀则的工作生活经历,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他们经过选拔加入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进藏支教,经受住了艰苦环境的考验,以极强的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当地的人民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上海教师的风范,为上海援藏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缺氧”不缺精神
初到日喀则,隆重的欢迎仪式让援藏教师们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情与真诚,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高原的另一份“见面礼”——凶猛的高原反应“如期而至”。一瓶瓶氧气罐摆放在每个人的床头,进藏后的第一夜,教师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头疼欲裂”。因为高原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只有上海的一半,睡觉的时候常常会因胸闷惊醒,平时稍微爬一下楼就喘粗气。从此,氧气罐便成了大家的必备“神器”。
进藏第二周,很多人的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便走上了工作岗位。“水土不服”的情况有很多,最初,老师们讲5分钟课就要大口喘气。不过,老师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克服了诸多“不适应”。史传锋感言:“援藏一年,失去的是体重,磨练的是意志,增长的是才干,净化的是心灵,升华的是精神,更加感受到援藏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藏族孩子用上电脑
史传锋和杨勇两位信息技术老师的到来,开启了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新篇章。一开学,他们便走遍学校的机房、图书馆和教室,摸清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实际困难,并决定先把学校已有的硬件利用起来。他们拿着扫帚、拖把和抹布,经过一周的奋战,将学生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清理干净,并着手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开展了起来,藏族的孩子也终于摸到了计算机,上起了向往而又陌生的信息技术课。
因本校有外派教师到海拔更高的地区支教和去沿海地区培训学习的任务,导致许多岗位空缺,因此需要援藏教师顶上去。王宁、孙晨亮和张新宇3位物理老师主动请缨,担负起初二和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为学校解了燃眉之急。“能够成为首批教育援藏工作队中的一员,我感到荣幸、自豪,同时我也明白伟大的意义背后是一份艰巨的使命。”张新宇表示。
老师们默默地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到重大的仪式或节日大家都会收到洁白的哈达。特别是教师节的时候,大家脖子上的哈达沉甸甸的。
带头开设公开课
第一个月,老师们每人平均听课近20节,钟景伟、王兵和张新宇还积极参与了地区学科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对日喀则地区课堂教学现状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研,发现当地教师在备课、上课环节及教研频次和质量方面都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对此,松江教师在各自教研组内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头开设公开课,组织起了常规有效的教研活动,带领大家学习课程理念,建立规范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半个学期下来,组内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一言堂”已不见了踪影,学生们开始主动发言、提出疑问,课堂变化悄然发生。
优秀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史传锋和孙晨亮被学校聘为兼职教研组长,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杨勇担任了新教师指导教师,手把手地带教指导新教师。当地教育局聘请钟景伟对全市骨干历史
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王兵在参加市级展示课活动时,由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被西藏大学某教授称为“日喀则最好的历史老师”。王兵感言:“这一年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宝贵、最难忘、收获最多和成长最快的一年。”
孙晨亮在援藏期间任教两个初中班级的物理,担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初中理科综合组教研组长,其间重点开展了实验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渐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日益高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用的教材不是很适合西藏的学生,于是和教研组的教师商定,牵头参与了校本教材的编撰,已经成文并开始使用。中考前夕,他与其他几名学科援藏教师一起,应邀前往日喀则市拉孜县中学为该校初三学生进行中考考前辅导,该校中考成绩创历史最佳水平,藏族孩子们给他取名叫“云旦加措”(知识渊博得像大海一样)。
爱洒高原暖人心
除日常教学外,每周六上午,松江教师们都要随工作队去当地的一家孤儿院做义工。
孤儿院的孤儿最大的17岁,最小的当时只有3个月大。据院长介绍,这里有两百多个孤儿,由于缺乏体育器材,孩子们玩耍时,身边只有几根跳绳和一些自制的毽子。
回到驻地后,大家的心情难以平复,纷纷拿起手机,将白天的见闻和感悟发在微信朋友圈上。没过几天,亲朋好友们往孤儿院邮寄了许多物品,得益于爱心捐赠,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史传锋还积极与自己单位联系,很快,松江教育学院温暖人心的6700元特殊党费便捐到了学校的帮困账户上。
杨勇个人资助了两名七年级品学兼优的孩子,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感情,这两个孩子成了他心中的一份牵挂。杨勇感言:“高原见证真情,奉献诠释大爱。一年援藏经历犹如一朵盛开的格桑花,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永远点亮着我生命的旅程,人生因援藏而精彩。”
乐远多于苦
在高原的日子是艰苦的,充满挑战,但也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课堂上,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总是能直抵教师们内心深处,神圣的使命感在一天天的日常工作中,化作行动,变成了责任与担当。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想方设法把拥有的知识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尽可能让他们能理解接受。学生成绩得以提高,思想越发活跃,教师们的工作也赢得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被赞“上海来的老师果然名不虚传”。
教师们上班乘坐的班车是临时借来的一辆公交车,从驻地到学校大约半个多小时,由于公交车座位有限,每次都有人扶着栏杆站立着,不过坐着的总会帮站着的拿包,像王兵这样年纪轻的也总会给年长的让座。大家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分外享受这短途中的惬意与同事间的情谊。“一年援藏路,终身兄弟情。”孙晨亮的感言说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这一年,在许许多多的挑战面前,松江7位教师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感受着沪藏两地的温暖、藏族同胞的热情、松江大后方的关怀与牵挂。
对于家庭,一年援藏是漫长的。父母年迈、爱人手术、孩子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坚持。王宁坦言:“一年援藏虽然漫长,但对于教育工作来说,一年的时间却是短暂的,作为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我们虽然作出了许多努力,看到了一些变化,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西藏教育发展的艰难困境,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钟景伟感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能有幸参与这项工作,这是一生的光荣和一辈子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