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13:40 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本文作者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白雅婷(Beate Trankmann)
59岁的蒋守良和全家生活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界贝村,曾因遭遇一场意外事故而导致下半身残疾。蒋守良一直靠养蜂维持生计,然而因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很多蜂蜜卖不出去,多年来蒋守良一家一直生活在贫困中,难以改善生活条件。
2009年,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当地建立了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后建立了蜂蜜加工场,向“蜂农”提供养蜂技术培训。蒋守良表示UNDP的项目不但让他学到技术,还帮助他解决了销售渠道难题。2019年底,蒋守良一家达到了脱贫标准,顺利脱贫摘帽。
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40多年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而蒋守良仅仅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中国的脱贫人数大约占全球脱贫总人数的四分之三。
2021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经过政府数十载的努力,中国已经成功消除了农村极端贫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取得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示赞赏,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40年来在脱贫道路上与中国并肩前行,贡献了一份力量。中国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认识到,消除贫困的工作并非就此止于脚下。正如2019冠状病毒病(也称“新冠肺炎”)疫情所表明,那些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上的人在遭遇社会经济领域的猛烈冲击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事实上,去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中国尚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左右。
现在的任务是确保在维护既有的成果上,争取进一步的发展,确保已经摆脱贫困的人们不会重返贫困。实际上,随着中国正式批准“十四五”规划(202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标志着中国迈入一个新时期。随着中国从经济快速增长过渡到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际,维护现有成果固然重要,但对贫困的理解也要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
需要多维度指标评估贫困
首先,贫困不仅仅是从收入的维度来衡量。迄今为止,中国的扶贫工作着重在教育、卫生和住房领域开展并强调提供基本的食物和衣物等必需品,这些措施主要落实在微观层面上。为了从多个维度更全面地看待贫困,中国可以在宏观层面采用覆盖面广泛的指标,例如多维贫困指数(MPI),以便在与贫困持续斗争的过程中更系统、更全面地跟踪和衡量成果。
此外,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加剧了不平等。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普遍年龄更大(55岁以上人员占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数33.6%),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更低(43.4%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仅接受过小学及以下教育)[1]。
同时,即便是在中国城市里也存在一部分弱势群体。比如,虽然中国有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其中许多人是农民工,由于户口制度,他们无法在工作地享受与当地户口同等的公共服务。随着新政策涵盖了更多的服务,例如向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入学机会,这种不公平现象正在得到改善。中国需要继续关注弱势群体,以确保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劳动者应该享有更好的社会福利制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是灵活就业群体,还有些员工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其合同不包括社会保险,也属于弱势群体。在中国,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打零工”和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变得更加包容以覆盖所有工作者。这个问题在中国乃至全球遭遇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时候更加突显了出来。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巨变,政策制定者们因而必须具有前瞻性思维,在教育人们掌握相应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方面加大投资。重要的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每个人都拥有使用这些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新的数字鸿沟。
令人鼓舞的是,通过启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国政府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在消除极端贫困之后,将开展一个五年过渡期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2]。在此期间,各级政府仍要为刚刚脱离贫困的地区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弱势群体不会重返贫困。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最后,若想要保持中国迄今为止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也不可或缺。地球上有40%的工作高度依赖于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比如目前仍然占中国就业的25%的农业领域。
让我们回到界贝村蒋守良的故事,他打算逐渐扩大蜜蜂的养殖规模,在2021年把蜂群数从40群发展到80群,实现年收入10万元,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这离不开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尽管对于整个国家的减贫目标而言,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但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进步已经带来乐观的前景。让数亿人摆脱极端贫困绝非偶然,这是坚定的政治意愿以及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带来的结果。如果将同样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应用到下一阶段的减贫工作,那么中国消除极端贫困是迈向可持续发展和普惠包容的未来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任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