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澳洲研究:300 万个口罩可盖一公里马路

2021年3月29日13:34 来源:社企流 作者:王茜颖

图像

  新冠肺炎爆发满一年了,过去这一年,全球每天丢弃近69 亿个口罩,它们能何去何从?

  废弃口罩淹脚目,浮沈于山川大海,缠勒在野鸟双脚。新冠病毒肆虐,有研究估计,全球每天丢弃近69 亿个口罩,而台湾在2020 年的8 个月间,就丢了29 亿个。

  大量的废弃口罩被联合国点名为「有毒问题」,联合国估计75% 的废弃口罩和新冠相关的医疗废弃物不是丢进掩埋场,就是成了海漂垃圾,令塑料垃圾危机雪上加霜。但疫情使然,减量困难、回收无门。

  300 万个废弃口罩可打造一公里双线道马路

  《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 月即将刊出的新论文找出了「解毒」之道。

  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的学者将口罩去除金属丝、耳带、切碎,与回收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块混合,造出强度、耐用度和延展性都更高的马路。预估300 万个废弃口罩可造一公里的双线道,减少93 公吨的塑料垃圾。

  「这次的疫情制造出太多的垃圾,每个郊区的公园和街道上都能看到丢弃的口罩,这启发了我们从循环经济中寻找解决方案,减少因疫情所衍生的垃圾。」该论文第一作者穆罕默德?萨伯瑞安(Mohammad Saberian)博士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

  1% 口罩碎屑就可提升马路强度跟硬度

  虽然抛弃式口罩看似轻薄如纸,但骨子里却是不折不扣的塑料,学名聚丙烯,俗称PP(polypropylene),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免洗餐具/盒、吸管、手摇饮料杯、淋膜纸碗等产品,是目前最大宗的塑料垃圾。

  PP 属于可回收的热塑性塑料,高达摄氏200 度的回收熔融温度亦足以灭菌,但因为原料价格低廉,人工拆除金属丝与耳带的处理成本又高,缺乏经济效益。

  然而,万年不朽的PP 却是铺路的理想材料。该研究发现于再生混凝土中加入1% 的口罩碎屑「不仅提升了道路铺面的强度和硬度,还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柔韧性。」口罩碎屑中的PP 纤维提高了再生混凝土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和延展性,让口罩马路比传统的沥青铺面更坚固和耐磨。

  口罩马路能降低30% 建造成本

  此外,口罩马路还有望降低马路造价。根据该研究团队的成本分析,废弃口罩的收集、处理、消毒、运输等固然会增加额外成本,但原始材料的开采成本约为每公吨50 美元(约新台币1400 元),再生混凝土只要半价,若再计入垃圾掩埋成本(在澳洲都会地区,每公吨的垃圾掩埋成本约在32 至78 美元之间,约合新台币900 至2200 元)仍是利大于弊。

  「采用结合口罩碎屑和再生混凝土的替代原料,不仅能减少疫情所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对原始材料的需求,还能降低约30% 的建筑成本。」该论文作者之一,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土木系教授李杰(Jie Li)告诉《卫报》,并透露他们正在寻求政府与业界的合作,以大规模建造和测试原型,进一步检验实验室里的结果。

  废弃口罩终于有处可去,成为人们脚下的路,但仍有学者认为这未必是废弃口罩最好的出路。

  口罩马路仅是降级回收非最佳解方

  「我们不应将废弃物管理与永续混为一谈,」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学院教授萨米?卡拉(Sami Kara)接受《卫报》采访时批评。循环经济的精神在于封闭循环,旧口罩进,新口罩出,生生不息。从口罩变成马路建材,无疑是降级回收,大材小用。不仅如此,也制造出新的问题,「口罩的需求已经在持续上升,我们又创造出新的需求,产生反弹效应。」卡拉指出。

  理想中,问题要追根究底,从设计源头做起,让口罩更容易回收再生、可自然分解、或延长重复使用的次数。政府和业界则提供有利可图的环境。如此一来,废弃口罩方能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出许多生路,但没有一条是通往垃圾场或大海的路。(任真摘)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