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14:42 来源:《 转型中的法国》 作者:徐波
引 言
如果说公平意识是法国人的一种全民意识或精神理念,抑或生命价值的话,那么,他们针对政府采取的通常是游行、示威、罢工,以争取自身的权利,而对社会弱势群体表达的则是平等(及其为平等所提供的帮助)、关爱和公益。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法国人骨髓中的平等思想使他们愿意将这样的理念融入广阔的社会大实践,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法兰西全民行善的大行动。
全民行善:关注社会平等,提供人际关怀
据法国统计署统计,法国目前有150万个各种类型的活跃协会,近2200万活跃志愿者,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法国人在每天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如为了解决贫困者的吃饭问题,法国有一个著名的“爱心食堂”(Restoducoeur)。它是由法国著名喜剧演员高吕奇(Coluche)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目标是每天给失业者和流浪者提供2000~3000份食物,但它在第一年的第一个冬天就分发了850万份,影响力巨大。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创始人高吕奇的知名度很高,二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让—雅克·高德曼(Jean-JacquesGoldman)的参与。高德曼同时也是“最受法国人喜欢的法国人”这个从1988年开始每年通过民调选出“最受法国人喜欢的法国人”的活动,汇聚了法国所有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数十人,然后经过全体法国人投票产生,高德曼长年居于榜首。
据统计,2018年冬天,“爱心食堂”提供的食物高达1.3亿份,食品来源是法国老百姓的捐赠和加盟的大型食品商场、超市,这些企业将快到期而没有失效的食品无偿送给爱心食堂,由它向那些最需要的人提供。受益对象也从原来的失业者扩大到广大低收入人群,包括大学生,只要你按时排队领餐,就有你的份。
图说1:皮埃尔神父---法国人的爱心之神与博爱象征
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有皮埃尔神父(Abbé Pierre)创建的Emmaüs协会。皮埃尔神父是一位普通的天主教神父、慈善家,也是法国抵抗运动成员、国民议会议员。他一生致力于救助无家可归者,为他们争取权益,多次当选“最伟大的法国人”。90年代初我在法国上学时,记得圣诞节和新年讲话,皮埃尔神父要比总统希拉克的讲话更受欢迎,而希拉克在其致辞中也总忘不了强调政府与皮埃尔神父的事业一致性,都是为了让法国社会更平等,让那些居无定所的人有一个栖身之处。我曾在电视上多次看到,当难民、非法居留者强占巴黎市中心空置的房子而遭到警察武力驱逐时,皮埃尔神父总是以其弱小的身躯来试图阻挡警察的武力行动。他在法国人心目中就是一座道德丰碑,拥趸成千上万,这些人都是他的会员,志愿为其服务,因此在法国各地都能找到Emmaüs。
在帮助街头流浪汉和无家可归者方面,有神父罗瀚(Jean Rodhain) 于1946年创建的“天主教救助”(Secours Catholique)协会。它旨在关注法国社会的贫困和社会排斥等公共问题,并寻求通过协会成员的努力来促进社会正义。1988 年,协会成功地使法国政府将反贫困问题列为全国性的重大课题,并就反贫困问题给法国政府提供咨询意见。
天主教救助协会在法国各地有75个办公室、3700个团队、66000名义工,协会的口号是“与最需要帮助的人一起行动”。
除了上面这些直接关注社会平等、提供人际关怀的社团外,法国的公益组织还有很多,但我想着重介绍两个人,他们在法国都非常有名。第一位是著名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叫马克斯(Thierry Marxe)。
他的名字与革命导师马克思只差一个元音字母e,他虽然没有马克思那样有学问,也没有马克思那样的雄心要解决人类平等的大问题,但他有一颗朴实的心,就是帮助那些困难学生学会生存技能,服务社会。他的厨师学校是与巴黎20区政府合作创办的,目的是向那些有志于餐饮事业的失业者、求业者提供技艺。
马克斯是法国著名大厨,但他没有明星架子。他将自己的技能无私传授给他人,他的厨师学校成为法国失学、失业青年融入社会的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平台。法国还有一位名叫尼尔的企业家,被称为“法国的比尔·盖茨”,我在前面介绍法国创新创业时曾提到他,他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一个创业传奇,从零开始,打造了一家名叫“自由”(Free)的法国无线通信超级公司,是法国青年创业的偶像。他还与巴黎市政府一道打造了欧洲最大的创新工厂Station F。
尼尔办了一个学校,非常特别,叫42。为什么叫42这是已故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科幻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提出的人类对宇宙和整个生命所有问题的答案。尼尔选择这个数字作为校名,就是要为人类找到解开宇宙和整个生命所有问题答案的钥匙。
但更为奇特的是,尼尔的这所学校完全免费,对18岁以上的所有人开放,也没有考试大纲,唯一的考试就是面试。一旦录取,学校也不上课,不考试,就是同学间每天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创造力。学校从2013 年成立至今,不仅在法国,在美国硅谷也非常有名,非常成功,目前全世界共有42个校区,其中21个在法国。
马克斯和尼尔,一个是著名法餐大厨,一个是著名企业家,他们将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那些失业或待业青年。通过这样的技能传授,把这些年轻人武装起来,帮助他们找到了融入社会的新路径。
法国年轻人:在家中收留非洲难民
法国人的公益活动可谓百花齐放,五花八门,我的好友陆向明女士给我分享了一个有关她女儿的故事。
她的千金是在香港上的法语中小学,然后在法国上大学,目前在巴黎一家著名的拍卖行任职。她是一个热情阳光的女孩,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健身、听歌剧,但让她妈妈非常吃惊的是她还是一个收留非法移民的NGO(非政府组织)的骨干。
这个NGO 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那些流落街头的难民找到一个暂时的栖身之地。作为这个组织的积极分子,她居然收留了一个16岁的非洲男孩,让他住在自己的家里。不仅如此,她还要放弃许多周末交友和娱乐的宝贵时间,专门陪伴这个非洲男孩,教他学习法语,给他庆祝生日,带他一起去玩攀岩运动等。
陆女士得知后对女儿的人身安全深感忧虑,可女儿很坦然,她告诉妈妈,收留这个难民是她作为这个组织成员的职责。“他的国家已毁于炮火,百姓生灵涂炭,到了法国成为难民,够不容易的了,这是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不过是给他一个住的地方,有什么了不起的!”
妈妈说:“但他毕竟是个陌生人,特别是一个男孩,素昧平生就住到你的家里,你又是一个人,还要共用一个卫生间,妈妈怎么能放心再说,难民救助毕竟是法国政府的事,与你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可爱的小姑娘马上回答她妈妈:“这与我关系可大了。我是这个协会的成员,作为成员,这是责任。我能给这个难民青年提供一点帮助,让他度过人生中这段困难的时期,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非常有意义。你说救助难民是政府的工作,这没错,但政府不也是靠社会力量吗?我身边的法国人做人道救助,从不说这是政府的事那不是政府的事,我们觉得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要去做。至于人身安全,我当然会留意的。再说,这些难民总体非常感恩,恩将仇报的是少数, 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当陆女士将她与女儿的对话告诉我时,我非常感慨,我也认识她的女儿,法语名字叫爱玛,非常知性活泼,看书不少,要不然也不可能到那么有名的拍卖行工作。
陆女士与我一样非常感慨,她对我说,爱玛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受的是法国教育,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法国社会那种人道与平等理念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烙印。爱玛做公益也是因为她的同学和身边的人都在做公益,他们这些年轻人都很纯朴,希望通过他们的爱让社会更美好。
援助非法移民在法国不一定是犯罪
陆女士的女儿让我联想到有关法国人救助难民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话说有一位住在法意边境的农民,叫德里克·赫鲁(Cédric Herrou),他在2016 年屡次自己开车,偷偷将总共200 名来自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的难民非法运进法国,并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农场和法国铁路公司一个废弃的度假村里,给这些人提供食物和在法国居留的各种帮助。
当然,他的这种做法明显是违法的,他遭到法国警察的逮捕也在情理之中。根据共和国检察官的起诉书建议,2017 年2 月,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地方法院以向非法移民提供偷运、非法居留等各种帮助为由,判处赫鲁8个月监禁,并罚款3000欧元。
赫鲁对此表示不服,认为他对这些非法移民提供的援助是无私的,而人道主义和博爱原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为此,律师帮助他上诉至法国宪法法院,后者裁决其“出于人道主义目的帮助他人的做法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无论受帮助之人在本国领土上逗留的合法性如何”。这样,艾克斯地方法院于2018 年12 月撤销了对赫鲁的有罪判决, 并将案件转交给里昂上诉法院。2020 年5 月,里昂上诉法院正式宣布赫鲁无罪释放,免除一切刑事责任。赫鲁马上在其推特上写下:“我被释放了!!! 友爱现在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将来也永远不是一种犯罪。”
从赫鲁被法国警察拘捕的第一天起,这位在法意边境以种植橄榄为生、默默无闻的法国农民,突然间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援助难民的象征性人物,他的事迹不仅被法国媒体广泛报道,更有法国记者拍摄纪录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向全世界讲述赫鲁平凡又感人的故事。不仅如此,欧洲人权法院、欧盟议会、联合国、数不清的非政府人权组织都在关心他的命运,而法国宪法法院的回复意见和里昂上诉法院的判决, 让人又一次看到法国文化中的博爱精神,尤其是在这种精神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居然是这样的理念让共和国检察官的公诉词变得如此无力。是的,“友爱在法国不是一种犯罪,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
法国全民投身于创造“积极经济”
陆女士女儿的故事还让我想到我大学同学刘力宾的儿子,这是一个让刘力宾说起来就眉飞色舞的孩子。
刘力宾的儿子在巴黎大学念法律专业,平时热爱做公益,但他的公益有点与众不同,因为他参加了巴黎市政府的一个叫SAMU 的救助机构,每周都会抽时间在巴黎街头救助流浪汉,上老百姓家里救助病人,或在高速公路救助交通事故中的伤员。
力宾对我说,参加SAMU 需要接受岗前培训,而培训是要花钱的。她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搞到的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参加的培训,只知道他一天到晚很忙,不是在法学院上课就是到SAMU 上班,救死扶伤,傍晚离家,凌晨回家,然后告诉她一宿的经历,又救助了多少人, 等等。
力宾从儿子的脸上看到孩子很有成就感,很幸福,这使她深有感触。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在儿子身上花过任何功夫,孩子三观正确,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说外界因素的话,那就是法国的教育和法国社会公益的氛围。
力宾对我说,她的这个儿子非常阳光,就是参加体育活动也离不开公益,如儿子游泳好,就花钱参加了一个救生员的培训班,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假期到海边沙滩救助海滨浴场的游人。还有,儿子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她都不知道,直到儿子到哥本哈根参加比赛那天,她看到儿子比赛后的脸书照片以及许许多多粉丝对他的点赞才知道。
她说,铁人三项比赛坚持下来要十几个小时,最后到终点的时候,儿子哭了,儿子说,他是对自己挑战极限的毅力而激动得哭了。力宾说,她由衷地为儿子积极阳光的性格骄傲,在孩子身上充分体现了法国人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儿子现在一家世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但他的职业道路肯定是做公益或做对社会有益的经济工作。
力宾儿子的故事让我想起巴黎高等商业学院一位教授对我说的一句话:在今天的法国,许多年轻人找工作,已经将工作的意义放在报酬之上。同样一个工作岗位,青年人更喜欢选择那些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在环保、健康、教育领域的工作,而非只是为挣得一份高工资,到投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部门工作。这些给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在法国叫“积极经济”(économie positive)。几年前,受奥朗德总统委托,阿塔利还专门组织一帮经济学家写过一个相关的专题报告,在法国影响很大。
读者可能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一位叫纳哈妮的柬埔寨裔法国女企业家,她作为柬埔寨难民、孤儿,现在成功了,她要把她的爱全部回馈给收养她并让她安身立命、事业有成的法国社会。
她是巴黎东郊布希圣乔治市的市议员,自己开了一个小咨询公司, 但她平时总是会利用闲暇时间来关心其所在社区亚裔的权益,并参与领导了两个NGO组织,一个是领养柬埔寨孤儿的,另一个是叫“社会杂货店”(épicerie Social)的人道组织。
她告诉我,这些人道主义组织是她来到法国后受到法国人启发成立起来的。
她说得很实在:法国许多普通人,生活水平不如我,但他们都献身各种人道组织,我受益于法国社会,就更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那些得不到温饱的法国穷人。
著名企业家冯达磊早已离开著名的依视路公司,在巴黎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但他太太告诉我,老头整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一个帮助青年人创业的基金,手把手教那些郊区移民后代如何创业。至于冯太太本人,一口气参加了三个法国社团,分别是青年创业辅导、环保和街头流浪儿救助方面的。她告诉我,她一周的时间几乎都用在这三个公益协会的活动上,很少有时间在家陪冯先生。
百花齐放的法国民间公益
当然,法国人平等思想的社会大实践,除了上面谈到的大量有关互助帮困等社会领域的慈善行为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吸引着大量的社团活动,如环保、保护文化遗产、国际人道主义救助等都是法国人比较热衷的事情。有些人在这些领域毕其一生,成了相关领域的形象大使和社会良心的代名词,如法国有个很有名的航海家古斯都船长(Commandant Cousteau),正是由于他,法国人爱上了保护蓝色大海的事业和关心南极北极的气候变化。
古斯都船长--法国环保事业的先驱者,由于他,法国人爱上了保护蓝色大海的事业和关心南极北极的气候变化。
古斯都老先生不仅在法国,在世界上也已成为法国的优秀代表。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女们继承父业,继续做保护海洋的社团工作,在法国非常受尊重。
法国还有一位叫尼古拉·于洛(Nicolas Hulot)的环保英雄,他的名字在法国如雷贯耳,是法国在环保领域的良心和行动向导。他是从希拉克到马克龙各届法国总统都要积极邀请入阁的环保大咖,2015 年作为奥朗德总统特使,代表法国在全世界游说,成功地协助法国政府举办了第21 届世界气候大会。
图说4:环保英雄于洛
马克龙上台后,于洛看好马克龙的环保政治主张,首次接受法国总统邀请入阁,担任副总理兼环境部部长,但他后来发现马克龙对环保事业缺乏诚意,他提出的好多环保主张均被政府总理或经济部长以经济优先的名义给“枪毙”了,非常气愤,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许多法国人对我说,他们非常理解于洛,他在政府中的位置很尴尬,与其作为马克龙的花瓶,还不如回到公民社会,继续做他的环保NGO事业,继续无拘无束地站出来批评政府,教育公众,潇洒地过他的草民生活。
我与于洛有过几次接触,但都不在他当政的时候。我发现他回到民间后充满活力,全世界环保界的朋友都在邀请他,这也说明法国公益人士不仅在本国深受爱戴,在国际上也有一大批追随者。
法国在世界环保界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咖,叫亚恩·阿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是世界著名的航拍大师,他拍摄的环保片《家园》(Home)在全球引起轰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曾在联合国馆与其共同参加过几次活动,后在法国也有一些来往。他在拍摄《家园》后又拍摄了一部叫《人》的纪录片,在全球60多个国家采访了2000多人,再将对这些人的采访汇集成片子。纪录片的首映式安排在联合国大会上,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及出席2015 年联大的许多国家元首观看了纪录片。同样,阿蒂斯—贝特朗的纪录片又在全球引起轰动。
最后,在全球人道救助方面,法国有一个叫“无疆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的NGO 组织,专门针对饱受战争或动乱摧残的地区和贫穷国家人民提供人道医疗救援和抵抗疾病的救援工作,主要创始人是法国医生贝尔纳·库什纳(Bernard Kouchner)。该组织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人道主义救助非常出色,1999 年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无疆界医生在国际上非常受尊敬,那些战乱国家的老百姓都亲切地将此组织称为“French Doctor”(法国医生)。创始人库什纳医生在法国也非常有名,他曾是密特朗政府的人道事务部部长,在萨科齐当总统时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外长。库什纳在投身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后,从一个普通的医生成长为法国在世界人道救助方面的旗帜和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说明了法国民间公益土壤的肥沃和力量……
作者简介:
徐波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职业外交官
多边文化外交与中法民间交流践行者
曾在中东、欧盟常驻并在法国工作生活
深度参与中法文化年
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助理总干事特别顾问 (任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