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慈善传统] 宋朝时期民间的义塾与义学

2012年6月25日12:41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义学和义塾的民间善举始于五代的窦氏义塾。五代时期,范阳的窦禹钧在自家宅南建立书院一座,其屋40间,书千卷,专聘儒师教导众多学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贫无供须者,公咸为出之,无问识不识,有志于学者,听其自至。”窦氏义庄不仅培养了一批才子,“由公之门登贵显者,前后接踵”,而且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耳濡目染,各自成才,留下了“五子登科”的佳话。南唐末,宋代国子监主薄洪州新奉县胡仲尧“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这就是震惊文坛的华林书堂。书堂中“子弟及远方之士肄学者常数十人,岁时讨论,讲习无绝。”

  北宋末年,民间私立的义学或义塾更加普及,这些义学或义塾主要是为家族中的子弟入学,光耀门楣,同时也免费接纳外来的学生就学和学者从学,著名的如黄问的上林义学、黄颐的黄氏义塾、李尧臣的李氏乡学、于令仪的于氏义学、祝可久的祝氏乡校等等,近90所。由于北宋经济中心南移,诸多义塾和义学出现在江西、浙江、福建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宋朝一些家塾也有公益性质。金坛人张恪“建家塾,延名士以训族之子弟。”崇安人刘子羽“辟家塾,延名士以教乡之秀子弟。”不少义学属于义庄,专门聚集族人子弟入学。乐平人王刚中,仕宦显达,效慕范式义举,创立了义庄。他“买田千亩为义庄”,又“筑室为家塾,延宾师,具粮糇,凡族子之胜衣者皆进于学”。衡山人赵葵,买田5000亩,设立义庄,周济族人,同时设立义学,教育族中子弟。宋代的一些乡校也由私人出资设立,如祝可久与其弟祝可大创立的祝氏乡校,“招明师以训学者”。

  义学一般提供笔墨纸砚学习用品,一些义学还有自己固定的田产,可为学子提供一些生活支助。胡氏的华林书堂,除“聚书万卷”之外,也“大设厨廪,以延生徒”。徽州人汪绍义学规模宏大,汪氏“捐田三百亩以膳师生,学者无粮束脩之费,四方闻风踵至。” 中国最早的书院德安陈氏东佳书堂,其笔墨纸砚皆有宅库提供,且有学田20顷,供游学之资。东佳书堂起初只收本族子弟入学,后来向外开放,好学有志者皆可入,后东佳书堂逐渐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获宋太宗封赠。

  宋代义学和义塾多由宗族组织所创办,其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不但担负了广大儿童的启蒙教育,而且一些还发展成为当地地方教育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宋代义学和义塾的发展弥补了义庄的缺失,也避免了宗族义举助长族人依赖性的缺点,有利于巩固家族地位,培养族中以及相当一部分族外贫苦之人,使之成才,从而根本上改变求学者的命运。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