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9:04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陶澍,他是一位政治家,他两袖清风,廉洁不阿,入仕37年,担任江西、江南总督之位达10年之久;他是一位改革家,在晚清江河日下、万马齐喑的朝代,力排众议,为江南经济改革闯出了一条路;他还是一位慈善家,他除恶安民、赈灾救济、改革财政、兴修水利、整顿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是百姓口中的“陶青天”,与林则徐同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座丰碑。
陶澍出生在一个乐善好施的家庭,他的太高祖伯含公、曾祖文衡公、祖父寅亮公都有很多善行记载于册。陶澍不到十一岁就随父受读,小小的他在作文中就以“法从范文正,先忧后乐”为志。他十三岁,以父亲的口气写春联云:“红薯、包谷、蔸根火,这点福老夫享矣;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可见陶澍天资聪颖,从小就志气不凡,以天下为己任。《魏源集》中也记载,陶澍“少负经世志,所至山川,必登览形势,访察利弊。”日后陶澍从善如流、兴利除弊、清正廉洁,于此就可见一斑。陶澍不仅孝敬父母、崇敬祖宗,“父人之父,母人之母”,而且为官勤廉自律,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捐银救难,施惠于民。
道光三年(1823年),长江大水,安徽濒江三十多州堤坝皆毁,田庐多成泽国。陶澍亲自乘舟查看灾情,同时在芜湖组织救灾领导机构,及时发布《安徽水灾告示》,拟定救灾具体措施。他身先士卒带头捐银三千两并劝捐数十万金,他动员富绅商贾,助赈钱米,施设粥厂。在救灾中,陶澍看到许多孤儿幼童流离失所,就倡议在安徽各地修建育婴堂,并亲自为育婴堂题联:“父兮生,母兮鞠,俾无父母有父母,是谓民父母;子言似,孙言续,视犹子孙即子孙,以保我子孙。”在赈灾过程中,陶澍详细了解赈务,写有《缕陈办灾积弊折子》,明确指出赈务的十大弊端,并提出了四条除弊之法。当地百姓和绅士深感其恩,筹建了“旬宣康保之坊”来颂扬陶澍“亲民爱民”之德。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灾患,陶澍决心兴修水利。他亲自勘察地形,拟订规划动工治理,要求各州县每乡村设“丰备仓”,并亲自为“丰备仓”制订了十二条章程。“丰备仓”,即“秋收后,听民间量力捐输,积存仓内,遇岁歉,则以本境所积之谷,即散给本境之人,一切出纳,听民间自择殷实老成者管理,不经官吏之手。以冀图贵于丰”。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由民自捐自散自管,可防救灾积弊。丰备仓在青阳、铜陵、望江、怀远、婺源等地进行实践,不仅“出者勿吝,捐者勿勒”,而且“捐有成数,各属亦皆踊跃”。此后,有林则徐继承陶澍的事业,建立“长元吴丰备义仓”,发挥着重要的荒年赈灾作用。清朝晚年,长元吴丰备义仓由官民合办转为当地士绅联办,其慈善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它不仅灾荒赈济粮食,筹建“协济粥厂”,还兼管失业机户的救济。清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丰备仓创办了专收贫困家庭孤苦儿童的“儒孤学堂”,后又扩建一所解决流亡人口和贫民子弟就业的“贫民习艺所”。该所的性质相当于现在的技工学校。由陶澍创办的丰备仓逐渐转变为一所综合性的慈善机构。
陶澍克服重重困难,治理漕运、水利、盐政,取得巨大成绩。他还和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曾在江苏销毁鸦片,被史家称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他还非常重视水利事业,一生“以农田水利为国计民生要务,专意讲求。乙酉兴安徽水利,丁亥浚吴松江,癸巳浚孟渎、澡港等河,甲午浚浏河、白茆河。旱涝无忧,东南永赖。”
陶澍入仕时正值嘉庆、道光时期,当时封建王朝已日薄西山。陶澍清楚地看到:“世风日下,人心益浇,官不肯虚心察吏,吏不肯实心恤民,遇事则念及身家,行法不计及久远。”但是他毕生仍然致力民众事业,最后鞠躬尽瘁於总督任上,一片赤诚丹心彪炳史册!在他为官过的地方,流传着不少民间故事,《陶澍私访南京》作为淮剧的传统保留剧目至今常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