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16:37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武七,一个出生贫寒,三岁丧父的孤儿,一个乞食奉母,先人后己的“孝乞”,一个行乞集资,兴办义学的清末大善人,时山东巡抚张曜赐其名为“训”,朝廷赐给他“乐善好施”的匾额。
武训三岁慈父见背,以乞讨度日,而每次乞讨回的食物都先给母亲吃,一时武训声名远扬,被称颂为“孝乞”。也许武训也就默默度过这一生,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武训原本简单的行乞生命轨迹。14岁后,武训离家当佣工,但是因为不识字,屡次遭到雇主的欺骗而得不到工钱。武训为此据理力争,却反被诬为“讹赖”,还遭到毒打。武训病倒三日,卧病期间不食不语,病愈后最终下定决心行乞兴学,免使后人也像自己那样深受文盲的痛苦。
然而,行乞兴学之路并非平坦,对于一贫如洗的武训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武训的决心坚如磐石,他仅仅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便边走边唱,满怀希望地乞讨上路了。武训快乐地唱道:“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而他饭钵里的却是发霉的菜根,地瓜蒂;“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这时武训在收破烂、绩麻线;“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循声找去,武训又在推磨拉碾,当邮差,做媒红,鞍前马后地打短工。有时候为了得到施舍,他甚至还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吃蛇蝎、吞砖瓦等等。
经过几年的艰难乞讨,武训足迹已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终于他积攒了六千文钱。于是他找到一位富人,长跪在其家门前。富人以为武训来乞讨,于是派人用钱打发他走,但是武训坚持要面见富人。无奈,富人出来见了武训,没想到武训竟说道:“我现在有六千文钱,想存到您的地方,希望日后能得到一些利息。”富人看武训的钱并不多也就答应了。此后,武训每攒到一千文钱就存到富人那里,渐渐的,也积累了几百两。
光绪十四年(1888年),经过整整29年的乞讨集资,武训拿出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立了第一所义学,即“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担任塾师,跪求贫寒人家送子免费上学。每逢开学,武训都会拜见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并且置宴招待师生。但是武训自思身份卑微,就请了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却就站立门外专候,待宴后吃些残羹剩饭。平时,武训还常来义塾探视,当见到贪玩、不认真的学生时,就对他们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当见到勤勉教书的老师时,武训就跪叩感谢。受武训虔诚和毅力的感召,义塾师生莫不学风严谨,积极努力。此后,武训又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名为“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武训孜孜不倦于兴办义学,为不受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自己还为自己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武训用他一颗磐石般的心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书写了一个光辉的“人”字。陶行知先生的短诗《武训颂》无不客观而深情地褒扬了这位伟人: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
一生到老,四处奔波。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公无靠背,朋友无多。
未受教育,状元盖过。
当众跪求,顽石转舵。
不置家产,不娶老婆。
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愿武训的慈善精神和高尚品格长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