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17:37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周奥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国之本也。而教育与慈善的结合,乃是善心极致之用,因为对于教育的投入,并非只有短时效用,它是福荫子孙万代的。这种“善”与“育”的结合,中国古已有之,助学济困一直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一种学校类型的“义学“,出现于宋代。顾名思义,”义学“就在于它的”义“,是一种义举的产物,与其他性质的学校有不同之处。据记载:”义学始于有宋,若衡阳侯氏、建昌洪式、婺源王氏、莆田林氏。而范文正公特建于姑苏之太平山,立斋庙,祀孔子,由是兴起,四方学者归焉。“可见义学在宋代似乎颇具规模,且与义庄一样,其兴盛也与北宋大文学家同时也是大慈善家的范仲淹密不可分。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家乡吴县设置了义田之后,紧接着又设立义学,教育族中子弟。于是各地宗族起而效法,成立了各式各样的义学组织。
义学既然称之为义学,就说明它与一般社学、家塾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即义学是由私家大族出资建立,但招生不限于本家、本族的学校,而社学则属于地方官学、家塾则被视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成分。义学其实也是在家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扩大了教育对象及范围,由仅限于一家而推广到一族、一乡,即具备了义学的范式。明初刘崧在《武山义塾记》中曾对此作过精辟阐述:”塾者何?所以教于家者也。塾而谓之义者何?将推其教于家者以教其乡人之子弟也。“足可窥见义学之缘起。
其实,义学之“义”除招生范围不限于一家乃至一族外,还表现为:义学主要是为那些贫困而无钱求学的子弟设立的。“学以义名者何也?于教诲之中而助其不及者耳。如范文正置田恤族,谓之义田;载胄积粟备荒,谓之义仓;凿井同利者名曰义井;累世同居者名曰义门。其立名虽异,而取义则一也。况设学以养蒙,而于中助其不给,名曰义学,不亦可乎?”设立学校招收贫民子弟,甚至专门为贫家子弟设立学校,表明了中国古代对社会公众教育的重视。由于义学教育的主导目的,是在于为进一步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打下基础,所以义学现象的出现,应该视为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等级制遭到削弱的结果。由于一般民众子弟受教育机会的增多,他们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也就同样增加了。从这个意义上看,义学实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一种变革力量。
由于对入学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因此,义学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义务教育的角色。依照通常的理解,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而制定并提供一定保障的、强迫一定年龄的儿童接受教育的教育形式。虽然义学不具备这一特点,但其所发挥的作用,却同这一点相差无几,在比国家义务教育的更大范围内担当了教育一般民众子弟的任务。
正如上所说,投入教育是福荫万代的,义学乃“善“”育“之合,在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影响至今,后人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