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15:41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光绪三年,正当洋务派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而如火如荼地开展“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时,一场罕见的特大灾荒洗劫了中国大地。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省持续三年大面积干旱。旱灾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为300年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历史上称为“丁戊奇荒”。据当时的万国救济委员会估计,丁戊奇荒中因饥饿、疾病或暴力而死亡的人数在900-1300万之间。其中山西受灾最严重,全省有1/3人口死亡。
正值百姓水深火热之际,有一群山西人,他们自身受到灾荒的重创,但是仍致力于赈济灾荒、恤老扶幼、救贫济困、兴办义学、修桥铺路等各种救灾赈济的慈善活动,帮助山西百姓渡过难关。他们就是在明清时雄居中华、饮誉欧亚的晋商。晋商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明清500年间,晋商以群体的形式活跃在大江南北,驼帮、船帮和票号是他们的鲜明标志。其经营范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清初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银行——钱庄,可谓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当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时,清政府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戏楼搭台,救济唱戏
被誉为中国民居“第一祠堂”的山西晋商常式家族的“北祠堂”坐落于山西榆次车辋村北常后街东端北侧。该祠堂宽25米,进深160余米,三门四进,上下两院,其中有个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精美的戏楼始建于光绪三年,历时三年完工,耗银多达三万两。建楼期间正值丁戊奇荒,常家商业上惨淡经营,还要维持近800口人的大家庭。以儒商望族、勤俭持家为荣的常家,为什么在大荒之年耗费巨资修建大戏楼呢?
原来这是常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救济乡邻的决定。丁戊奇荒期间,常家的许多乡邻从小康之家顿入贫困挨饿的境地。但是源于勤俭、自持的个性,很多乡邻不愿去粥棚领取施舍。常家深知乡邻的性格,于是开始盖戏楼,承诺每个来帮忙的人都可以获得一餐一饭。常家规定,任何人只要搬一块砖就可以提供一天的饭。那些挨饿的乡邻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来饭食,有自尊地获得救济。灾荒持续了整整三年,常家的戏台也建了三年。常家的用心可谓良苦!
严格治家,共济灾荒
丁戊奇荒时期,晋商大户乔家的主人乔致庸已年逾八旬。眼见巨大的灾荒造成民不聊生的惨象,他毅然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家中生活一律从简,灾年期间家里上上下下一律不做新衣服,更不许吃山珍海味;第二,凡乔家堡的人,按人发放维持生活的粮食,一直到灾害结束;第三,设锅施粥,而且要求乔家所熬的粥要达到“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的程度。乔家与乔家堡的人同舟共济,终于一同度过了这场大灾荒。
常、乔两家只是晋商群体救灾的缩影。据统计,旱灾爆发,短短几个月内,晋商共捐银12万两。不仅如此,一些晋商的票号还负责捐款的募集、汇兑与发放,成为政府进行救灾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晋商在各地分号的掌柜纷纷伸出援手,与家乡同仁共同救灾。
晋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被誉为“儒商”。他们重“信”、重“义”,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晋商的资产很大一部分用于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如定襄县邢大绪,远至漠北做生意,致富后志在行善,“族中旧无祠堂,公偕众建立;村西旧无文昌阁、财神阁,公偕众修之”。祁县人阎成兰,行商朔平、归化。乾隆十二年(1747),他在井陉县捐钱修桥,命儿子督工,用了四年时间修大石桥14孔使车马可以通行。他临终的时候又命他的孙子补修石桥,并建河神庙。盂县张芝,靠卖帽子致富,曾出资建“崔府君祠……县治西关帝庙”等等。
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慈善活动有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社会救济活动逐渐兴起,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晋商在经济舞台上逐步兴起并成为民间一支有力的社会救济队伍,在民间慈善事业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