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慈善传统] 华洋义赈会

2011年6月28日11:08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周奥扬

  民国时期的慈善事业在政府鼓励和传统慈善风气的影响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华洋义赈会(1921-1949)即是民国时期颇具影响的一个慈善组织。华洋义赈会,全称为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是由中外人士组成的社会救济团体,它以“筹办天灾赈济”和“提倡防灾工作”为职志,在其存续的30年间,为中国的赈灾防灾、兴修水利、复员救济以及农村合作事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洋义赈会的兴起和近代中国历史上北方的两次大旱灾有着密切的关系。1876年至1879年间,山东、直隶(今河北省)、陕西、山西、河南五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受灾人口估计在1.6亿至2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直接死于饥荒和疫病的人数至少在1000万人左右。时隔40年,1920年,这五个省份又发生了严重旱灾,旱情遍及317个县,受害灾民约2000万人,死亡50万人。

  面对北方五省的持续旱灾,作为中央政府的北洋政府显得极为脆弱,于是新兴的社会力量和西方在华传教士携起手来,设立机构募款赈灾,更于此时促成了慈善事业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一次华洋合作。1921年11月16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华洋义赈组织的代表齐聚上海,决议成立了“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简称“华洋义赈会”,选举艾德敷为首任总干事。华洋义赈会的成立把中国传统的民间义赈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而华洋义赈会也藉此成为了1949年以前中国最富盛名的民间救灾组织。

  华洋义赈会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的重要意义,其实在于它的“以工代赈”的救灾方式。义赈会成立后,在1924年出版的《赈务实施手册》中,将其救灾理念表述为“以经济的方法,为大量之赈济,不欲养成依赖性质,使人民堕落穷途”,从而将工赈作为主要的救灾方式。所谓以工代赈,就是通过修建公共工程使接受赈济的灾民以劳动来换取报酬,既能帮助灾民度过灾荒,又能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还可以将那些家有余粮、无业游民及乞丐摒除在外,使赈款发挥最大效益。每当大灾发生,华洋义赈会必定派人深入灾区,调查灾情,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工赈项目,再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勘察,成立相关机构,积极开展救灾活动。根据统计,华洋义赈会的工赈项目包括修路、筑堤、开渠、掘井等,数目达百余项,遍及14个省,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一带。通过工赈,不仅使灾民得到合理安置,通过劳动获取衣食之资,更有助于恢复灾区基础设施,使社会秩序早日恢复正常。

  为了增强农民群众的抗灾能力,华洋义赈会还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尝试建立信用合作社。在章元善等人的努力下,1923年6月,信用合作社在河北香县诞生。义赈会除向合作社提供资金外,还时常派人对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举行各种讲座,推广农业知识,并帮助合作社推销农产品,减少中间商的盘剥。信用合作社的成立,使原本沉闷枯燥的农村变得生机无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尽管华洋义赈会声誉卓著、影响甚大,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却常常受到国民政府的压制和摆布,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加之抗战期间,华洋义赈会被日军视为“敌对团体”遭到查禁,会员为避免日军荼毒,被迫内迁或移居国外,国际业务全部中断,国内救济项目也应缺钱而无力开展,全会陷入瘫痪状态。抗战胜利后,义赈会虽然得以复会,但元气大伤,难以再展往日雄风。新中国成立后,华洋义赈会将全部资产转交给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完成其历史使命。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