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慈善传统] 近代“商父”兼慈善家盛宣怀

2011年5月12日14:36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盛宣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和慈善家。

  有人评价他功勋卓越,拥有中国历史上十一个“第一”的事迹: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红十字会、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家银行、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在实业、教育和慈善等方面,盛宣怀的功绩可谓彪炳史册。但是,也有人认为,他“终其生未能克服保守政治主张与进步的经济实践间的矛盾”(夏东元《<盛宣怀传>代序》),非但不用其在实业方面的力量来争取民主政治,反而维护封建政治体制,终于使自己陷入封建政治的旋涡。

  无论对盛宣怀的历史评价如何,他在社会慈善方面的作为和功绩却是不争的事实。孙中山曾赞誉盛宣怀道:“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丁丑奇荒,回南劝捐

  光绪三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旱情爆发,文书告急。受命于危难的盛宣怀前往灾区献县赈灾,并同地方官员下乡视察灾情。由于久旱无雨,土地干裂,农田荒芜,百姓粮食殆尽,或流落他乡,或坐以待毙。灾情如此严峻,但善款严重短缺。在向朝廷争取更多善款无望的情况下,盛宣怀难以袖手,他向李鸿章写了两份详细汇报,请求借库平银一万两,并决心“回南劝捐,如数归缴,决不敢短少”。盛宣怀有赈灾的决心不为奇,但为何他又有劝捐归缴的魄力呢?

  原来,盛宣怀与父亲盛康曾在河北水灾时到南方开展募捐义赈,得到过广泛响应。他深知南方有乐善好施传统,又在近代西方慈善思想影响下已产生很多善会、善堂,如上海的同仁辅元堂、果育堂和仁济堂等。这些慈善机构依靠民间行业商会运转稳定,且兼事施医、恤嫠、保婴、惜字等社会救济,是民间赈灾救济的主要力量。两年之后,在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史上著名的“丁丑奇荒”终于得到缓解。

  天津广仁堂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光绪五年,北方特大旱灾后孤儿寡妇的抚养成为难题,为此盛宣怀在天津设立慈善机构“广仁堂”。其创办者有王承基、吴大澄、经元善、郑观应、李金镛等著名南省助赈绅士。盛宣怀晚年回忆曾说:“北省向无善堂”,广仁堂可谓南方绅商创设北方善堂的创举。

  1904年,日俄战争之际,为救助战区民众,上海的一些慈善家仿效西方红十字会,联合中立国家的在沪外交人士、企业家,创设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盛宣怀便是肩负政府使命的幕后主持人之一。“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上海广仁堂和“官、义合赈”

  1906年安徽、江苏发生特大水灾,地方政府对赈灾漠视和延误,导致受灾人数多达730万。此时,灾区民众纷纷呼吁久负盛名的盛宣怀出面主持赈济工作。虽然他公务繁忙,但还是主动承担起义赈重任。当时,盛宣怀一手创办的民间慈善组织——上海广仁堂在他主持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汉冶萍公司的赞下,已经运转顺利。盛宣怀通过上海广仁堂组织徐、淮、海水灾的义赈,使其成为这次赈灾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中心。

  这次义赈中,由于江苏地方官员的官僚作风导致赈灾不力。盛宣怀致电两江总督端方表示不满,提出“官、义合赈”的建议,并亲自起草了《江南北官义两赈合办章程十八条》,规范管理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款物。冬赈结束后,端方上奏朝廷,褒扬盛宣怀等人的功绩:“而此次义绅之遍布各属,力任劳怨,实由驻沪商约大臣吕海寰、盛宣怀主持公义,极力提倡所致。”

  教育史上的留名人

  盛宣怀出身书香门第,但遭屡次落榜,于是慨然以匡时济世自期,从此绝意科举,积极致力于“有用之学”,并“事事研求”。

  甲午战争后,盛宣怀认为国家欲图自强,筹设学堂、培育人才是关键。在其的倡议下,1895年10月,光绪帝御笔钦准设立了我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当时,其头等学堂的毕业生还可免试进入美国哈佛、耶鲁等名校深造。为培植师资和生源,他还建立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师范学院,由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级学制,为中国新式系统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还创设了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电报学堂等。

  作为近代“商父”,盛宣怀留下了多少遗产,这至今是个谜。但盛宣怀生前立下遗嘱,将一半遗产建立“愚斋义庄”,以救济盛氏家族贫苦人家,并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其慈善之丹心让人可敬可叹。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