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1日17:13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周奥扬
古城苏州,虎丘山下,山塘河边,现坐落着林木葱茏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它实是一个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所在——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由郡人陈明智、顾如龙等募建的苏州普济堂原址即在此。正如我们所见,在由清朝政府倡办的全国近400家普济堂中,于300年后依然存在并继续作为社会福利机构发挥作用的,唯有苏州普济堂。
最早的普济堂是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在北京广宁门外的京师普济堂,其建造经费没有动用国库,完全由民间力量筹资兴办。当时,京师普济堂在提倡乐善好施社会风气方面起到模范作用,康熙皇帝为此特地题写了御制碑文以及“膏至回春”匾额。数年后,从北京返回苏州的昆曲名伶陈明智以京师普济堂为参照,在虎丘山塘河边建起了苏州普济堂,自此,那些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人们便有了一个温暖的归宿。
在追根溯源之后,再可一窥普济堂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功用。普济堂有一俗称“老人堂”,顾名思义,它的职责即是收养穷困孤寡的老人,使他们可有安身之处,乐享晚年。起初,苏州普济堂也是全由民间资助,但从乾隆朝起,因于社会安定和谐有功,普济堂开始得到官方支助。如乾隆二年(1737年)官府将官司没收的田房变价银5575两拨给普济堂使用;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江苏巡抚明德令增建病房51间。故由于民间、官方相继捐置和拨款,至清同治年间,苏州普济堂田产已遍及苏州府所属各县,每年可收田房租息约两万串,可留养年老贫民350人。普济堂规定进堂条件为60岁以上孤老,自带棺材一具,并须有店家作保,除家中恒产要一并入堂外,老人的一切均由堂内负责。此外,还设施棺、施药、济贫等其他公益事业。故其虽被称之为“老人堂”,普济堂却已远远超出了仅仅济养老人的范围。
普济堂不仅是苏州地区标志性的民间慈善机构,更是中国慈善事业悠久历史的活的物证。自清朝初建至现代,这里不断汇集着社会各界、同业机构、海外友人以及志愿者们竭诚支持与无私援助。巴西华侨詹氏家族先后在此捐建了沛霖楼、莼君楼、综合楼,美籍华人赵廷箴先生捐建怡乐楼,港胞朱恩馀先生助建青残楼等,这些都是普济堂秉承博爱传统、弘扬慈爱文化的见证。
如今的苏州普济堂,已是设施现代、功能齐全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济养孤老的慈善传统得以绵延与传承。新的福利院在普济堂的基础上拓宽公益领域,功用更加多元,除养老外,养育、医疗、护理、康复服务都渐趋完善,实为苏州地区慈善事业中的一个典范。
回溯普济堂的历史背影,还有两处不能淡忘的遗迹,引人深思。一个是《永禁虎丘开设染坊污染河道碑》。这是在普济堂址旁的的一块石碑,立于乾隆二年,明令禁止在虎丘旁边开设染坊,以防河道被污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防止水污染立下的规矩。它比英国1833年颁布的《水质污染控制法》早了96年,比美国1899年《湖川港湾法》早162年,是古人环保意识的文明之光。另一个是嘉庆三年的《申禁放生关河网捕碑》,同样是在虎丘山塘,毗邻普济堂。作为鱼米之乡,捕鱼是苏州百姓的重要生计,但是先民们已经懂得不能无节制地向自然索要,故而把著名的山塘河定为“放生官河”,禁止渔船在此捕鱼,以保全水族性命。现如今,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星桥、普济桥、西山庙桥四座拱桥的桥边,还可见“放生官河”的字样存在。这两处历史细节,虽然看似与普济堂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其所彰显的古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精神,似与普济堂所弘扬的慈爱文化共通共融,因为二者所体现出的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仁义胸怀和善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