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佛教的临终关怀团体

2015年6月22日12:14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王盈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许多佛教社团已成立了临终关怀团体,以慰藉危重病人的生命终期。

  一、临终关怀团体的概况

  民国时期,许多佛教社团设立的临终关怀团体被称为助念团体,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所谓“助念”,即当病人医药无效、寿命临终时,助念者为其念佛,帮助病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减轻病人临终时的痛苦。这些助念团体名称各异,如“临终助念会”、“助生极乐团”、“念佛助生极乐团”、“互助往生极乐会”、“净业助念团”、“临终正念团”、“助念往生团”、“临终助念往生团”等,但其主要活动均是对病人进行临终关怀。

  对于助念团体的人员组成,有的团体规定只要是信佛之人皆可加入;有些团体为了扩大规模,认为佛教社团的成员都有加入助念团体的义务;还有的团体对所吸收的新成员提出限制条件,如绍兴莲社临终正念团规定:“凡莲社社员通达佛理、精修净业、明白事理、已感化家属者,皆得为本团团员。但须团员二人以上之证明。”

  就服务对象而言,民国时期助念团体实行的是一种相互服务的模式。当某个成员临终之时,其他的成员会前去助念。除了本团体的成员外,许多临终关怀团体将助念的范围扩展至该团体以外的他人。如有的助念团体规定,“即非本会会员,平素笃修净行,为本会所深悉者,临终来会请求同仁,亦当前往相助,以结善缘。”又如云南四众佛教会助念生西会规定,“会员之父母、亲属如有疾病,或临命终请求助念时,得由理事考察允许办理。”还有的助念团体对服务的对象规定了限制性条件,如四川绵阳县佛学社临终助念往生团就有规定:“如社友对于佛法面从腹诽、无信仰心者,及屡犯要戒多造恶业者,或先后盲从一切外道、尚未纯奉三宝者,或患急性传染病、癫疯病,虽病亟来请,本团俱难应命”;本着佛家慈悲为怀的理念,该助念团又规定了变通的办法,“此等行人如到临终时至,深知过去之非,及时能痛自忏悔、正念现前、坚请助念,本团亦可从权办理。”

  关于助念团体的经费来源,基本上主要来自于助念团成员集资和家属的资助,甚少有通过向社会募捐来筹集经费。如余姚念佛助生极乐团规定,“本团经费由团友自行乐助,并不对外募捐。助念期内一切经费(盘川、住所、膳食等)由本团担任,家属有乐助本团经费者听。”又如无锡净业助念团明确规定:“本团在团员住宅,不受任何供养;结缘如固辞不获,则请用金钱,以便移作善举,或交名山大丛林做诸功德,助念团员均不得私受。”

  二、临终关怀的程序

  民国佛教助念团体的助念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助念前的准备。如余姚念佛助生极乐团的章程对助念前的准备就做了这样的规定:“初到时,一面将助念利益及所避忌切嘱行人家属,一面策励行人并布置一切。”即包括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二是对病人进行劝勉;三是为助念做物质上的准备,涵盖悬挂佛像、摆放各类法器等。

  总念。所谓“总念”,就是参加此次助念活动的全体成员集体念佛,一般是念佛两小时,若病人病情危急,先到者应先念。

  值班轮念。“总念后,理事将全团分定班数,扣钟点,遇紧急时,须日夜轮念,务使佛声相继不断,至行人全舍暖觉方止。”

  病人将气绝时。此时病人嘴唇已不能动,或神志昏迷不清已不能念佛,助念者应有一人 “在其耳边高声连唤阿弥陀佛十余声,愈多愈妙。此时再敲铜磬,其声洪亮清澈,能助增正念,提醒神思。如昏迷沉重不能醒闻者,则稍近其耳敲之。每敲磬数分钟,必唤佛一次,频敲频唤,不可间断,敲磬必须和缓。”与此同时应让“家属加入同念,以免有妨碍举动”。

  病人断气后,其体温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其全身皆冷,唯有头顶尚温,“可知生西无疑,不必再唤。但为敲磬念佛,待念至顶温散尽为要”;足等处尚有余温,则其性灵尚在温处,此时念佛敲磬不能停,应运掌将其性灵由温处升向头顶。“运掌之法,可平展两掌,虚覆在温处之上,唯不可着身,约离身半寸,遂将两掌用劲向上推运,直至头顶,两目精神专注于两掌,默想其灵随掌直向顶门上去”;运掌者此时口中还应祷告曰:“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快来接引某某之灵从顶门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时运掌者神注、掌运、口念三业并施,累了则换人轮流,一直要等到死者全身各处冷尽,惟头顶有温才能停止,这是病人性灵升向顶门的标志。

  三、临终关怀团体的自我管理及对家属的要求

  助念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宗教仪式,为了保证效果,助念团体对其成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临终者的家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自我管理

  其一,佩戴徽章。各助念团体一般都规定其成员赴邀请家助念时,需佩戴该助念团体的徽章,负责和家属进行接洽的代表人还应加佩代表徽章。

  其二,按时值班。助念期内助念参加人须认定每日值班时刻,按顺序轮流值班。如不能准时值班,必须委托其他成员代理,许多助念团体规定,如有两次没有按时值班又没有找人代理的,要开除其成员资格。

  其三,平时训练。由于助念活动的专业性较强,助念团体都注重平时的训练。一些助念团体在每个月固定日期和团员的生日、忌日等时间都举行普佛会,这些普佛会实际上都是为病人助念的一种演习。

  其四,全家佛化。为了保证助念团成员在自己病重临终需要助念时不会受到家属的阻挠,助念团体都要求其成员劝化自己的家属,共同信佛。

  其五,注意念佛方法。助念者念佛的声音应有高低缓紧,要让病人能跟得上。还应根据病人的状态念不同的佛号,“初念六字,至病人垂危之际,应改念四字,则病人气力虽微,仍可随念,六字则密促矣。病人如已气绝,再改念六字佛号”;如病人非常痛苦,“自觉为魔所扰,苦难忍受,数日不止,此时应请能诵《楞严经》者,三人同念、至少三遍。则乘斯经力,恶魔远离。病人无苦,便可提起正念,往生西方矣。”

  其六,不受馈赠。有助念办法规定:“助念时之招待,务从简单;除茶水外,深夜只许米粥疗饥,白昼则自行返家治膳,不可受延者款待。”

  (二)对病人家属的要求

  助念团体认为,助念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病人家属是否配合非常重要。当时一些助念团体对临终者家属提出了以下要求。

  其一,消除误解。针对有些家属认为佛法是专门用来超度幽冥的误解,有助念机构指出: “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虔求佛菩萨,可以祛病延年。世寿频危,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极乐。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为超度幽冥而设,以为不吉。”即病人一心念佛,不管寿命是否已尽,都会有很大的功德。

  其二,填邀请书。“凡邀请本团助念者,须有家内主持人或代理人填明邀请书,详载病人名号、年岁职业、详细住址,并声明照章行事,绝无违碍等情,经团友介绍、理事考核行之。”

  其三,不增加病人痛苦。针对世俗社会中的一些易增加病人临终时痛苦的做法,比如 不要在病人面前露出悲伤的神色;不要询问遗嘱等俗事;“病者气绝以后,切忌哭泣,又忌揩洗手足,搬动身体,调换衣服等事,致使行人痛苦,丧失正念。须照常念佛,待至暖觉全舍以后,方可举行”等。

  其四,家属之间须相互亲近。有的助念团还规定团友家属平时要互相往来,才能保证在助念时不会遇到阻力,保证助念的效果。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佛教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衰落后开始走向复兴。作为振兴佛教的手段之一,民国佛教界大力兴办慈善公益事业,对病人进行临终关怀是民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的表现之一。(王盈摘编)

  摘录文献:

  明成满.民国佛教的临终关怀团体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04)。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