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日15:45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王盈
香山慈幼院,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慈善教育机构,该院各类教育齐全,办学方法独特,学科设置合理,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还很注重职业训练。1929年美国记者参观后,赞许它“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 ”。1930年教育部派员视察香山慈幼院,也称:“这样伟大的规模和这样完美的组织,在中国教育界开了一个新纪元”,“这样的学校,在中国别的地方是不能再得到的,就是在全世界里,也不见得很多”。
缘起
1917年,京畿水患,受灾人员达6351344人。因反对袁世凯复辟被迫辞职的前民选总理熊希龄大声疾呼,要求政府救灾办赈,并于1917年10月受命担任京畿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处督办,在京津两地设立治水救灾办事机构,于京畿各县设留养所170处,收留灾民,并在北京设立两所慈幼局,这就是香山慈幼院的前身。后来,熊希龄与水灾督办处坐办陈汉第、罗振方商议,决定建一所可以容下千多人的大规模的慈幼院。建校工程于1919年动工,至年底男女校舍竣工。
1920年10月,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熊希龄亲自出任院长,校址就在香山静宜园。在开院仪式上,熊希龄表示:“我在世上什么事都经历过了。我觉得总是很悲观的……所以我很悲观。我只缩小范围,办我的慈幼院,这些孩子都是真心地爱我,把我当他们的父母,我把他们当我的儿女,成立我们这个大家庭。这便是我的终身志愿。”同时他还写下了校训:“大道公,天下公,公而忘我;等级平,权利平,平则不争。”
除了水患后300多名无家可归的难童,慈幼院还收留了北京的贫苦儿童400余名。至1949年,该院共培养毕业生6000多人(不包括各种灾民、贫民短期培训班)。
科学的董事会制度
香山慈幼院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现代董事会制度和高质量的董事群体,并于1931年在教育部及市教育局立案,由董事会推举院长一人,由院长聘副院长一人,下设秘书处,分文牍、会计、事务、教育、农业、工业、卫生、编辑八科。
香山慈幼院的董事会为能高效切实运作,设立了21条章程,明确董事会的7项职权:审议院章、规则;经营管理院产;保管基金及募集经费;议决预算决算;负责监管日常工作;筹划未来发展。
而其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对于香山慈幼院的董事会也相当重视。1936年香山慈幼院和世界红十字会合办的十字中学成立的董事会,在报请行政院教育部和北平市社会局批准时,根据教育部的意见,香山慈幼院董事会改名为“私立香山慈幼院暨十字初级中学校董会”;董事人数缩减为15人;所拟设的常务校董、保管校董、监察校董及副董事长取消;补报了董事会章程、董事的职业籍贯等。教育部仍不满意,令其进一步改正,“查该会校董曾经研究教育或办理教育者甚少,核与《修正私立学校规程》第十四条不符,嗣后改选校董时应查照办理。校董任期及改选办法应于校董会章程内明白规定。所设名誉董事应取消。校董会章程第六条一款‘及一切规则’,五款‘进行及’等字样及第八条均迹近直接干预学校行政,应一并删去;第十四条并应查照修改。第十九条条文末应加‘并应呈报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备案’”。
完整的教育体系
香山慈幼院由最初的两所慈幼局逐步扩大规模,发展为兼具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学校。学生自幼儿教育开始,可以在香山慈幼院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职业学习,为进入社会谋得—份技能。
香山慈幼院共设六校:
第一校专事幼儿教育,设有婴儿教保园、幼稚园、家庭总部,宗旨是训练保育人才和家政人才。
第二校从事小学教育,一年级至六年级都设两个班,共12个班。一、二年级采用设计教学法,三至六年级采用普通班级教学,重视国文、数学、手工、音乐、卫生等课程,强调自我管理。
第三校是幼儿师范学校和男女中学,幼儿师范有三个班,男子中学有初中三个班、高中三个班,女子中学有初中三个班。另有一所附属中心幼儿园、三所平民幼儿园、一所乡村试验小学。幼儿师范以“学本于做”为办学原则,高度重视实习教学。
第四校是农工实习场,有农场、家畜饲养场、养蜂场、动物园、植物园五个农业场所;铁工场、木工场、陶工场、化学工场四家工业场所,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独立谋生的技能和本领。
第五校进行职业教育,内设土木科职业高中,课程“遵照部定规程办理”,“主要科目,计工程材料、工程地质、石工及基础、房屋建筑、测量学……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水利学、水象学、水利工程学、构造学、市政学及制图等科,而尤侧重测量、水利及制图”。
第六校是大学部,主要是为解决贫寒但学业优良的中学毕业生上大学而设,“经管毕业生之考入大学者,考核成绩,酌予补助”。
小家庭的教养模式
为弥补孤儿的心灵创伤,熊希龄还创办了小家庭的教养模式。1934年,慈幼院成立了家庭总部,投资修建了4幢平房,每栋平房设立4个小家,每家都是一个独院,由10余名年龄不同的“兄弟姐妹”组成。家中有一位女管理员,孩子们称她为“娘”。熊希龄还为家庭总部题写了“慈孝堂”的牌匾,取母慈子孝之意。在家庭总部内,熊希龄也有自己的住宅,题匾是“慈范堂”,意为“模范家庭”。甚者,慈幼院从1935年起,将每年公历7月7日定为“回家节”,号召毕业校友届时回“家”团聚。在第一届“回家节”上,返校的校友齐心协力建起了“回家节”的纪念建筑物——白云亭。
同时,慈幼院要求儿童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将来走人社会能够成为“良好的国民”。1932年,熊希龄在一次演说中表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小孩子是人民的基础,况且已经长成了人的,好坏都是定规了,没有法子再来改进,惟有小孩子是没有凿开的一个大璞,没有污染的一张白纸,只要下些功夫,把他教训好,个个都是健全国民,这是多么紧要的问题呢?所以我从这个地方下手。”因此,慈幼院特别制定了《儿童习礼法》、《儿童劳动法》、《儿童治家法》,用以作为儿童课外活动的标准。训练儿童不以养成某个人为前提,而以社会和国家为背景,以合乎社会与国家需要的健全分子为目标。
后来,香山慈幼院因抗战爆发而一度中辍,不久在桂林等地复建,战后迁回北平,前后维系垂30 年之久,教养诸孤达6000 余人。1968年1月,香山慈幼院改名为“立新学校”。
参考文献:
李葳.从香山慈幼院看慈善教育现代转型[J].兰台世界,2013(22)。
李少兵,王明月."教育救济":1917-1937年北京新型妇幼慈善事业的个案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高燕.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的家庭教育[J].北京档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