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14:54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北宋末年,高僧释大峰自闽游缘至潮汕,恰逢旱灾瘟疫流行,遂结庐于潮阳和平三桥尾山,为民祷祝治病,后又募众资建和平桥,方便乡民往来。和平桥原为十八孔桥,当建成十六孔时,大峰祖师因操劳过度圆寂于工地。乡民感念他的善举,建立潮汕第一座善堂——报德堂祭祀他,尊称他为祖师。由此开启了潮汕善堂文化的慈善传统。
明清时期,潮汕善堂逐步发展壮大,至清末民初达到全盛。据梁其姿统计,明清两代(1646-1911年)潮汕地区育婴堂类的慈善机构有12座,施棺类慈善机构3座,综合性善堂1座。清末以后,潮汕建祖师庙渐多。庙内开始设立慈善机构或直接成立善堂、善社,祀大峰,行施药赠棺,收尸埋骨等善举;有的善堂也办小学、教养院、孤儿院、义务消防队等公益事业。清末民初,汕头埠先后成立存心、诚心、慈爱、诚敬、延寿等5 个善堂,其中存心善堂还创办存心小学和存心善堂医院。
一、恤死善后
潮汕各善堂在城郊山地、坡地都有可供赠葬的坟地,称为“义家埠”。如集安善堂在城北郊外雨亭外山地有“义家埠”多处,该堂在抗日战争前月平均施棺收埋已故者达三、四十人。1922 年“8.2”强台风肆虐潮汕,南澳、饶平、澄海、潮阳、汕头等县市受灾严重,全地区被溺死者总共34500 人。潮州广济、寿明等二十个善堂先后赶赴外砂收埋死尸。由于尸骸太多,逾月腐烂,收埋工作极其艰难,耗时一月有余才结束。此后各善堂又共同募款办理善后。
另外,有一些祖籍潮汕曾在潮汕文化中浸淫的旅外华侨也有诸多善举。旅越华侨郭玫先生祖籍潮安县庵埠龙坑。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越南义安公墓的潮侨遗骸尚余一百余穴。郭先生深憾于此,遂将公墓石碑影相编号,遗骸起出化为骨灰,按编号封妥交由自己轮船公司的“元利轮”运回汕头,并委托汕头存心善堂登报招认。愈期而无人认领的,由善堂代为安葬。这是中外结合泽及枯骨的一件善事。
二、行医助学
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901年) 的汕头存心善堂于1929 年创立存心善堂医院。医院对来诊穷人一律免费直至病愈。著名中医师、善堂理事、佛教徒尤寿田( 1892-1972) 为主治医生,另外还有4名医生。起初,每天短时期义务为人诊病,后来固定每天下午诊病。1945年,存心善堂又联合其他善堂开办五善堂医院。
存心善堂在兴学重教上也是汕头各善堂的表率。存心善堂原有空地445平方米。1942年秋天由张运生发起,捐款创办了存心学校(今建筑占地面积15 94平方米)。30名穷孩子不花分文入学。至1949年有18个班,70多人入学。此后,旅外华人助学蔚然成风,1901年,丘逢甲(原台湾义军统领)用从华侨募捐来的款项在汕头创办了岭东同文学堂;1904年,澄海旅居印尼华侨李武平在家乡南徽开办有德小学堂;1905年华侨陈雨亭等合资创办汕头华英小学;1907年澄海旅泰华侨陈慈簧在隆都前美创办了成德学校。此外,还有潮阳的萃英学校、中民小学、启蒙义务小学、启智女子学校;澄海的圣彰学校、南畔洲学校、秀水中山学校;汕头市的时中学校、私立海滨中学等等。
三、乐善好施
夏季,潮州善堂在潮州城太平路、东堤的繁盛路段搭过街凉蓬蔽日,以荫路人。其他各善堂也于夏季在本城各马路、码头和来往行人多路口,设木制小茶亭,并有茶缸贮茶水和饮水用竹筒若干支,供行人使用;每日二次挑水至茶亭,日暮时收回器皿洗干净。施茶从端午节后开始至“秋分 结束。冬季施粥,按腊月大小,于廿六、廿七、或廿七、廿八两晚举办,各善堂设粥棚、或担挑上街,将熟粥舀给本城贫民、乞丐。
今天,善堂这种组织形式被认为是潮汕人特有的传统,并已成为潮汕人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国梁《潮汕慈善文化和海外华侨的善举》,《广东史志》,2003年3月。
[2]陈友义《潮汕慈善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探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