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16:23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王盈
刘马青霞,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不惜重金资助革命刊物《河南》杂志、《中国新女界》杂志,为辛亥革命的河南起义提供了巨额资金;关注教育事业,向河南旅京豫学堂、中州公学、中州女学等众多学校捐助了大量资金;致力于女性思想解放,建立了尉氏县华英女子学校,并担任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等职;用实业救国,建立了平民工艺厂等实业。她与秋瑾一起被称为“南秋瑾,北青霞”。
一、刘马青霞的生平与家世
刘马青霞,原名马青霞,河南安阳人,生年为1877年,1894年出嫁到河南尉氏县刘家,嫁与刘煦德为妻,后从夫姓,称刘马青霞、刘马氏或者刘青霞。七年后即1901年,丈夫刘煦德去世,1907年携子(养子刘鼎元)赴日考察女学和实业,1908年初回到尉氏,去世时间应为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之间。
早年被父亲安排在安阳马氏庄园内专门为子女建的读书楼,名曰“耕读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在出嫁前,基本是长在深闺中,接触的也就是马家的人,故其性格受家庭影响较大,特别是后期设立义庄和义学均为受其父影响,慈善理念是以“恩被于物”、“慈爱于人”、“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为主要内容。该时期的慈善活动属于较为传统的慈善形式,甚至,很多捐资(如对豫学堂、尉氏高等小学堂、华英女校的捐资)还是以养子刘鼎元的名义进行。
游学日本期间,其接触到朱珍吾、唐群英、燕斌等主张女权的新女性,又不断接触同盟会人士,还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其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思想观念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就自然融入了她的慈善理念之中,使其开始注重对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尤其体现在女子的平等受教育权上,促使其归国后创办和资助女子学校。
就刘马青霞的家世而言,其父马丕瑶为官一生,尽职尽责,在任期间,创建官书局,倡办蚕桑,开设机坊,卸任后兴办义学;大哥马吉森热心公益和实业,曾集资设广益纱厂,又聘技师开六合沟烟煤矿,成为当地创办近代实业的开拓者;二哥马吉樟热心教育、乐善好施,曾参与河南旅京豫学堂的筹建和管理,更是在署理提学史时,以节省开支的方式多选送30多名学子赴美留学。正是在这样开明通达、热心任事、扶危济困的马氏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才为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从事慈善活动的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刘马青霞的慈善活动
日本的游学经历可谓是刘马青霞生平的一个分水岭,尤其体现在其善行上,由原先的“家族主义,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从宗族慈善走向了社区慈善,其慈善活动打破了宗族慈善的封闭性而走向主要针对陌生人的社区慈善的开放性。其慈善活动经历可以划分为三类:传统慈善、慈善教育和慈善实业。
(一)传统慈善
1.设立义学
刘马青霞跟随其父马丕瑶创办义学(《续安阳县志》卷八载:蒋村中丞马丕瑶在本村开办马氏义学两所,所定规则甚详,一切薪费给予取于马氏义庄岁人,阅30载,成效甚著)的脚步,于1902年(或1901年下半年)设立义学,其“独修刘氏祠堂一所,费银四万金;附设义学一处,捐地十五顷”。刘氏祠堂建在尉氏刘氏故乡大桥庄,“建筑房屋八十多问”,祠堂建成后为刘氏族人提供了方便。义学就设在祠堂里面,凡刘氏子弟均可免费入学,义学的费用均来自义田。
2.设立刘氏义庄和寡妇院
刘马青霞在建立义学的同时,又于1902年捐地15顷,设立刘氏义庄,开展养老、救急、恤嫠等活动。如资料载:“凡刘氏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从义庄免费支领小麦三斗(计75市斤),并于每年腊月初八开仓放粮,以赈年荒。”刘马青霞婆婆去世时,“恰逢尉氏大饥,为赈济灾民,青霞借婆母丧礼,施舍饭一月,救活了不少灾民”。同年,在其所建的住宅师古堂专门劈出一处小院,计有房屋30余间,以收养刘氏无依无靠的寡妇,俗称寡妇院。
3.孤贫院
1906年或1907年刘马青霞设“孤贫院,捐地一顷零三十亩”,专门收养尉氏县无依无靠的盲残人,俗称瞎子院,旧址现已不存。
4.修建马营青石桥
尉氏县庄头乡歇马营村东原有一座土木桥,架在贾鲁河上,从尉氏到开封需要经过此桥。后该土木桥被洪水冲毁,道路受阻,群众过往不便。刘马青霞路过此处,便决定兴建一座青石桥,“桥工捐银七千两”。修桥用的青石都是从襄县、郏县等地运来的,光备料就用了二年,动工修建二年,于1908年建成,桥长十二丈,宽两丈五尺,一共五空。1958年兴修水利,桥上青石被运往歇马营、小营和庄头等村水利工地,桥址亦淤没于贾鲁河滩中,后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5.捐助开封难民收容所
刘马青霞在生命最后阶段仍不忘慈善,于1922年给开封难民收容所捐洋二千元,1922年7月9日的《新中州报》载:“所内留养妇孺五十余名,衣祷亦多破烂。除该所自行购各衫祷外,有桐茂典东刘青霞女士捐洋二千元,托赵惜时为所内小孩购备新制衣祷四十正件,分给服用。”
(二)慈善教育
1.河南公立旅京豫学堂
1905年科举废除后,各省京曹官为培养自己家乡的子弟,纷纷在北京成立学堂。河南同乡京官也不肯人后,相谋成立河南公立旅京豫学堂。创办之初,印制了许多募捐公启分发到京城内外。翰林马吉樟热心兴学,便劝其妹妹刘马青霞捐资助学。
刘马青霞遂捐银三万两兴办豫学堂,是捐资者中最多的。袁世凯为豫学堂名誉督办,张仁黻为名誉总办,马吉樟任监督,虽然教育宗旨还是忠君尊孔,但课程中包括了物理、化学、数学、博物等自然科学科目。1905年8月举行招生考试,招生150名,中学生分为甲乙班,每班50名,另设简易师范一班,人数也是50名。豫学堂后又先后易名为私立北京中学、私立河南中学、嵩云中学,而刘马青霞对学校一直关注,多次捐资。
2.尉氏县高等小学堂
尉氏官立高等小学堂,1904年3月在县城东创建,张梦松、周鼎历任校长,教职员四名,学额六十名,岁出银五百一十两,钱二千四百八十九文。1906年,尉氏县欲改良校舍,添聘教员,增加学生名额,但需款既巨而经费不多,所以劝令绅富力量捐助,刘马青霞捐银3000两。
3.中州女学
1907年4月,省学务公所员绅、李时灿、张嘉谋、阎永仁、刘青霞、李鸿筹等集议,筹办女子学堂,呈准立案,定名为“公立中州女学”,属于私人创办性质。刘马青霞是中州女学的发起人之一,“捐银三千两”。
4.尉氏华英女子学校
1907年刘马青霞携养子赴日本考察女学和实业。1908年正月从日本回国后,为推广女学,让女同胞都有自立的能力,即在尉氏县西门外选定基址着手创办女子初等小学堂——华英女校,于1909年2月开学。华英女校校长为刘建章,教员五人,学额三十二名,岁支银三千两。教员中有日籍教师高山爱子,留日学生刘恒泰、留日女学生朱珍吾,保证了教学质量。学校实行放足。课程设有国文、算术、修身,均为女子专用本。学生免费入学,并供膳食。1910年建有桑园,“购植湖桑万株,占地三十余亩”,给予学生养蚕实践的机会。学生多为河南各地开明人士家庭的女儿,刘氏族人因思想保守,其女儿入学者甚少。华英女校历时近四年,对河南女子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5.刘氏代用完全小学校
由于科举制的废除,义学不再契合时代,故刘马青霞于1917年在尉氏西南大桥庄刘家祠堂捐资兴办刘氏代用完全小学,以替代义学,来适应民国新式教育,学校属于民办公助性质。“创办初级小学两班,十九年(1931年)扩增高级一班。教室15间,职教员宿舍11间,书报室3间,游艺室3间,学生寝室3间,勤务室3间,传达室2间,厨房4间,敞棚15问。校舍占地面积一千零二十方丈,操场占地面积四百五十八方丈。常年经费共洋一千四百一十元,除教育局每年津贴洋元外,余系刘氏义田划拨。”
(三)慈善实业
民国时期提倡开办贫民工厂,贫民工厂的任务是将贫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不但可以实现其自养自立,且有助于减轻国家和社会的救助负担,增加贫民收入。尉氏县贫民工厂原因无款而无法开办,后由刘马青霞捐洋5万元于1917年正式开厂。
除了贫民工厂,刘马青霞还于1917年专门建立了一所女子工厂(一般指由一些女界人士或妇女团体发起,为让城市贫穷妇女自谋生计而开办),名为尉氏女子工厂,捐款三万元,厂设尉氏西门内。
刘马青霞,作为清末民初的少数女性慈善家,其生平经历与善举恰好体现那个时代的印记,从一个生于长于封建官宦之家,后孀居而富为一县之首的封建女性,先而被动后而主动地转变为一个同情支持革命、关注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投身实业的颇具影响力的新时代女性。其慈善活动具有鲜明的特征,不仅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既有传统慈善中的养老、赈灾、助学,又有近代慈善范畴内的慈善教育、慈善实业;且运作机制现长效化,传统慈善中的义庄、义学有土地收入作支撑,运作机制较为成熟,而开办学校、资助教育和建立贫民工厂等养教并重的措施,使得慈善活动本身的运作机制长效化。可惜的是,其慈善活动主要是自己一个人来进行,并没有和其他大的慈善机构合作,资金来源也仅限于自己的产业,具有极强的地缘性。
摘编文献:
许小涛.刘马青霞慈善活动述略[J].开封大学学报,201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