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15:07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王盈
陆伯鸿(1875-1937),原名陆熙顺,上海南市人氏,近代知名的天主教人士,不仅在民国沪地实业方面颇具成绩,更在民国慈善事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创办、管理上海天主教进行会和主持运作新普育堂外,作为慈善家,其后半生一直倡导与践行“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法国作家琼·麦森曾颂扬陆伯鸿:“能以事业上之长才与宗教上之热诚,融为一炉,反映其作为企业家、慈善家的才能。”
慈善事业之“教”
陆伯鸿重教兴学,除在新普育堂内设立小学及儿童习艺所外,还创办多所学校,注重对穷人精神方面的救济,以此使之能获得教育及生存的手段。
1.董家渡进行小学
1914年初,陆伯鸿着手建立董家渡进行小学。该校完全釆用新的学制,分成初、高两个班级,聘请一些师范毕业出来的老师管理。最初这座公教进行会小学的临时校舍,从沈志贤先生那里租来的一座民房。同年六月,上海公教进行会的新屋落成后,并把小学迁往公教进行会的会址二楼,作为董家渡进行小学校舍。此后,学校办理日益奏效,是陆伯鸿创办一系列学校的开端。
2.金科中学
1925年,陆伯鸿代表上海商会前往美国西雅图市参加国际贸易会议,并访问欧美各大城市。在加州,他向加州的耶稣会省长接洽,计划在上海幵办一所英文学校,但遭到拒绝。1926年,他又来到美国参加六月芝加哥圣体大会,仍不忘其办学计划,他向芝加哥的省会长请求,又遭婉拒,理由是上海是法国耶稣会士的管辖地,只有罗马总会长可作决定性的安排。因此,需到罗马去申请。于是,他便毅然直接前往罗马,抵达梵蒂闪,教宗批准了他的申请。由美国耶稣会士于1929年创办,原名为公撒格学校,英文名为“Consaga College”,校址在霞飞路1231号。1933年迁至胶州路,辟地50余亩,募集基金,建筑校舍,更名为“Tsen Jin中小学校”即“金科中学",该校分高、初中两部,并附设小学,学生增至300余人,是一所以英语为主的中学。初期校长兼教导主任是美国耶稣会神父Thomas Philips,马相伯、陆伯鸿、朱志壳先后担任该校校董事长。1937年获准立案时,校长改为中国耶稣会神父徐端平,实权仍归美国院长季祥霖。1952年,学校改名为江宁中学。
3.圣心女子职业学校
陆伯鸿在办学的过程中,发现优良的女子学校十分缺乏,由此,他开始注重女子的学校教育。在1934年9月举行的全国公教进行会会议中,他发起设立一所女子学校的计划。他的提议立即赢得与会代表们的赞许,公教进行会也出资协助。
于是,1937年在杨树浦眉州路朝阳路口建成圣心女子职业学校,占地二十余亩,校舍由乌迪光洋行设计,可容宿学生500名,走读学生500名,设施完备。校内设家事、商业、医务、艺术四科,初级三年,高级三年,共六年制程度。学校还可收容六年制的旁听生,教学的主要科目为家政、商业和美术。该校的基本宗旨“在于灌注并延续中国固有美德的观念,并训练学生成为未来克勤克俭的贤妻良母,务实她们将来能创造并保持幸福家庭”。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开辟了近代我国女子职业教育的道路,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新世纪新女性,对我国近代女子教育事的堀起及女性在教育方面地位的提高影响深远。
4.斯高工艺学校
1925年,陆伯鸿捐资,意大利天主教鲍斯高慈幼会创办斯高工艺学校,设于南市国货路186号,隶属天主教梵蒂岗鲍斯高慈幼会管辖。北伐战争时期,校舍被军队占用,学校被迫停办。1933年,由陆伯鸿、朱志务等捐助及法租界公董局贷款2万元,再建校舍于杨树浦杭州路762号。
斯高工艺学校分为中学和小学两部,小学为六年制,学成后可继续进入中学,中学为工艺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对象主要是天主教徒子女与部分社会孤儿,教外子弟报考者需有教徒介绍才能应试入学,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工艺部共设电气、机械、木工、印刷四科,其宗旨是“在工厂区域救济工人家庭之子弟,使其受良好教育及工艺技能”。1938年,学校添办普通中学,改为斯高中学。技艺专业仍保持此前规模,发展以机械科为主。1951年12月,学校由上海市政府接管,后改名为上海市建设中学。其所设机械、模铸专业学生并入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属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
斯高工艺学校一直归属于教会管辖,陆伯鸿积极捐资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知识人才,繁荣了近代上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有益于我国近代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5.一心教养院
1925年,陆伯鸿集资30余万元于南市新普育堂路创建一心教养院,可收容贫寒子弟1000余人,并委托意大利慈幼会传教士管理。北伐战争期间,校舍曾被军队占用。抗战前复校并改称一心小学,后增设初中部,为一心初级中学。1951年,由上海市人民救济分会接管。1953年,学校调整,数校合并,改称国货路小学。
陆伯鸿创办的学校除上述外,还有慈幼会学校、圣若瑟中学、正修中学中小学校、嘉兴明德女中、圣心护士学校等。其中不少至今仍被延续下来,且具有慈善公益性质。同时,他注重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在女子教育、贫民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是近代新型教育的典型代表,不仅授人予知识,同时,授之予生存本领及职业技能。
慈善事业之“养”
除接办新普育堂外,陆伯鸿考虑到贫病穷人的问题,还专门设立了几所医院,其中有些属教会医院,专为救治病人,尤其是穷人。
1.圣心医院
1916年,陆伯鸿在杨树浦工人居住区设立一间贫民免费诊疗所,即杨树浦诊疗所。随着杨树浦地区教务的繁盛,陆伯鸿又集资27万元,购地60多亩,于1923年扩充为圣心医院,建造男女新式病房,共计五座,并有幼稚园一间,至1925年发展成一所设备齐全的正式医院,即上海圣心医院。作为教会医院,由陆伯鸿、陆英耕父子俩担任医院正、副院长,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修女为贫病人士无偿施药,职工为天主教徒,全院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常年费用需十万均由陆伯鸿以公教进行会名义向中外绅商及宗教团体劝募。
1931年,上海公教进行会慈善部(时任部长陆伯鸿)与中比庚款委员会协商,利用比国退回的庚子赔款购回大批先进科技设备,设立沪上第一家中比镭锭治疗院。1936年起,中比镭徒治疗院成为独立单位,是中国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由中比庚子赔款委员会拨款,从法国购买了一套最新的镭键诊疗设备,专治各种癌瘤及一切疑难杂症。1951年,由市政府卫生部门接管,改名为上海市肿瘤医院。
圣心医院先后办过小学、孤儿院、保产院、养老院等。1951年,市政府卫生部门接管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第二劳工医院,1958年更名杨浦区中心医院,现今为杨浦区老人医院。
2.普慈疗养院
陆伯鸿认为,对于精神病患,不仅要救治病人肉身的疾病,更应从天主教拯救灵魂的训诫出发,注重对民众的心理疾病问题。民初沪地的精神病患者都被关在新普育堂内的一个专门的房间里,是为疯癫部。经不断发展,他感到对精神病人管理的专门化势在必行,遂于1934年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以教会的名义亲自向社会募捐集资。1935年2月,在得到上海众多慈善家以及教友的赞助下,在北桥县筹办了专门以精神病人为服务对象的上海普慈疗养院。该院仿照西方医院,隶属上海天主教进行会,建成设备较完善。陆伯鸿自任院长,下设医务部、社会服务部及农村医药服务部,并附设农场。该院占地150亩,房屋14座,建筑费及仪器设备,共计50万元,院内可容病者六百人,为沪上规模最大的疗养院。该院的开办经费主要靠社会募捐的基金和当时政府及英、法租界当局的支助。当时上海县政府和上海英法两租界当局共捐助25万元,作为医院维持运行的经费。
1935年6月,医院开业,由天主教会负责管理,分男、女两部,陆伯鸿聘请上海医学院神经精神科教授韩芬女士为医务主任,另有圣玛利诸公会圣母会多位修女担任医院行政领导。该院以引进先进的治疗手段,并采用电休克和胰岛素休克疗法两种方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937年,院内曾附设伤兵医院与难民所。抗战胜利后,医院曾获得联合国救济总署和中国天主教福利会的资助和津贴。1951年,市政府接管该院后,改名上海市北桥精神病医院,现在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
3.北平中央医院
1915年,北洋政府召开会议并通过了伍连德博士倡导创办一所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的建议,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北平中央医院。此次参加议事的包括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财政部长周学熙、外交次长曹汝霖、内阁秘书长林长民、陇海铁路局局长施肇曾、交通部议员、警察总监及陆伯鸿等。为建造这所医院,政府拨款10万元,社会集资约20万元。1918年1月,北平中央医院开院,宗旨为“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设董事会,举缉之、陆伯鸿及余等七人为董事。惟中国尚无正式护士,由陆伯鸿商请上海天主教会派修女十六人,来院看护配药等。
此外,陆伯鸿还协助创办了中国公立医院、南市时疫医院、闹北母心医院和圣母无站之心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慈善、公益机构,如1926年,陆伯鸿在松江城西马路桥以南创办了松江若瑟医院(院长是其子陆隐耕,并委托仁爱会修女管理,1949年后由上海市政府接管,改为松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1933年10月,由于上海瘦病频发,许多人不治而亡,陆伯鸿组织成立了中国防痨协会,创办《防瘦杂志》,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加入协会组织。该会成立一年后举办的事项有:“一为发行防痨杂志,以灌输防瘦之知识;二位举办夏令儿童健康营,以增强儿童之身体,养成其防痨习惯;三为设置第一、第二房病诊疗所,为患者免费诊察及治疗”。该会还举办了其他一系列的活动,如募捐运动、护士访视病家、赠送相关书籍,并将《丁福保氏肺病指南》、《肺病疗养法》、《肺病预防法》三书,共一千九百余本赠送给广大民众,积极推广痨病相关知识。同时,推行出瘦苗测验,费巨资添置X光镜等。由于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后停办停刊。
由此,陆伯鸿创办的一系列医院,虽没明确为非盈利性,但确是半盈利性甚至完全非盈利性的机构。它们只对富人收取医疗费用,对穷人进行全免费治疗,且大部分机构往往收支无法相抵,处于常年亏空。为此,陆伯鸿常亲自去募捐或自己塾付来维持其经营。然而,作为一名实业家,陆伯鸿生活俭朴,并将自己大部分的财富及精力都用于慈善事业。据其孙女陆钦明女士回忆,他唯一奢侈的就是工作用的汽车,这样开车去募捐时,募捐者才会觉得他有能力、且信任他、并乐意捐献。
摘录文献:
郭小燕.天主教实业家陆伯鸿的慈善事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