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士人的慈善义行

2016年11月7日14:52 来源:上海慈善网

  两汉时期,民间士人义行十分流行,突出表现就是对于贫弱人群给予分施和救助。士人作为民间慈善的核心力量,广泛活跃在社会慈善的各个方面。同时,作为特殊身份的群体,士人多具有崇儒重学的意识,对贫困的学生、士人多有救助。

  1、接济穷困

  在贩饥救荒活动中,士人或不惜倾全家之力,尽散粮财;或将私惠与公务相结合,使用公共物资赈灾时,往往出私财以补不足,这在两《汉书》中多有记载:

  周防父扬,“少孤微,常修逆旅,以供过客,而不受其报。” 《后汉书·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赵温,初为京兆承时,叹息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不能安居一处,即弃官而去。后来,遇到饥荒年月,“散家粮以振穷饿,所活万余人”《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第五伦字伯鱼,少有豪气义行。王莽末年,盗贼蜂起,宗族间里争着归附他。伦依据险势固筑营壁,有盗贼侵犯,就率领众人奋力抵杭。后来为二千石的大官,但生活简朴,“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于民之贫赢者。”《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吕蒙字子明,入据城,安抚百姓将士,尽得民心。“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者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骆统字公绪,遇饥荒之年,“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其姊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盖勋字元固,曾任汉阳太守,当时遇到荒年,人们饥饿互食,勋调配粮食分给百姓,“先出家根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后汉书·虞傅盖减列传第四十八》)

  第五访字仲谋,任张掖太守时,“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贩给以救其敝。更俱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后汉书·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郑浑字文公,高祖父辈皆为名儒。曹操任用他为下蔡长、邵陵令,“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从上引史料看,士大夫的赈济行为使不少百姓在饥荒中免于饿死,生存得以保证。士人施舍救济的行为,也助长了社会慈善救助风气,获得了民众和统治阶层的认可,其积极的作用不容忽视。

  2、助学与济士

  士人对特殊群体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资助贫困的学子;周济贫穷的士人(包括仕宦者及其后人)两个方面。

  赵典字仲经,少时笃行隐居,博学经书,学者至远方而来。为太常时,朝廷每有灾异疑问,典应对引经据典,无所隐瞒,“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贫者。”(《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黄香字文强,博学典籍,精通道术,善于著文,号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他为官清正,忧国忧民,延平元年,任魏郡太守,郡中有内外园田,租与人耕种,岁收谷数千解。香认为不应与民争利,便将田地分给百姓耕作,“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享货,荒民获全。”(《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包咸字子良,少为诸生,受业长安,习《鲁诗》、《论语》。建武中,为皇太子师,授其《论语》。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苦,常特赏赐珍玩束帛,奉禄增于诸卿,咸皆散与诸生之贫者。”(《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窦武字游平,少时以经行著称,“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是时,羌蛮寇难,岁俭民饥,武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载肴粮于路,丐施贫民。” (《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郑太字公业,少有谋略,知天下将乱,便广交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后汉书•虞傅盖减列传第四十八》)

  张邀字孟卓,“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鲁肃字子敬,“家富补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缥卖田地,以贩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两汉政府对于慈善救助及民间义行大力支持,并对其中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希望以此为表率教化乡里,在全社会形成扶危济困的风气。汉代乡一级的吏员中,三老的职责就是“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就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后汉书·百官志五》)。

  汉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使士人在实现其社会职能的过程中起到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而宗族在两汉时期开始重建与恢复,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收族”传统是士人大量进行宗族救济的主要原因;儒学在汉代的开始(初期)全面复兴,它所包含的仁爱慈善思想是影响士人救济行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察举、征辟选官制度则注重对士人名望的考察,也促使士人更加关注慈善事业。此外先秦诸子的社会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对于后世影响深刻。(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

  庄岩岩《两汉士人民间慈善救助现象探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