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13:36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张秋红
慈善一般是无偿性的,不求回报的,而且双方没有利益关系。慈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公益事业,是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行为。慈善的这些特征也许可以从“慈善”一词的词源上去探究。
先来看看“慈”这个字。《说文·心部》:“慈,爱也。”“慈”有以下释义:
(1)上爱下。《史记·周本纪》:“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慈幼。”郑玄注:“慈幼,谓爱幼少也。”
(2)笃爱,仁爱。《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慈者,笃爱之名。”《新书·道术》:“恻隐怜爱人谓之慈,反慈为忍。”
(3)佛教用语。称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为慈。《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说文·言言部》:“(善),吉也。从言言,从羊。”“善”有以下释义:
(1)吉祥;好;美好。徐中舒认为:“‘善’即膳食之膳之初文,盖殷人以羊为美味,故‘善’有吉美之意。”
(2)善行;善事;善人。《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左传·文公六年》:“置善则固。”
一般认为,东汉时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佛经译典。3-5世纪,在东吴、后秦、北凉、北魏等南、北方政权的翻译佛经中已有不少“慈善”一词的用例。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所载的“慈善”一词可能是最早的词例。卷五《慈品第七》中说:“复次,如来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议。如来以慈善根力化作其儿。”“复次,如来慈善根力不可思议。”由此可见,“慈善”一词作为合成词最早应该是见于3世纪左右的佛教典籍,而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与“慈善”意义相当的词语有“仁”、“义”等。《周易·说卦》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此说已体现出“慈善”的主要含义。仁爱学说被认为是中国慈善思想的重要源头。“仁”核心是爱人,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 孔子归纳了三代以来的“尚仁爱、重人本”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非常重视仁爱的社会意义,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义”是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思想或举动。“施舍、救济,为公益而不取报酬。”《淮南子·齐俗训》:“为义者布施而德。”而“仁”与“义”密切相关。《礼记·礼运》曰:“仁者,义之本也。”
“布施”、“义行”、“行义”等也是早于“慈善”一词且与“慈善”含义相近的词。
“布施”,施予,施舍;施恩惠于人;普遍施予。《荀子·哀公》:“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管子·四时》:“四政,曰求有德赐布施于民者而赏之。”
“义行”指忠义或节义的行迹。“行义”谓躬行仁义。汉昭帝时,将“行义”作为察举选人的科目,说明汉代对“善行”的提倡和重视。汉代有称作“义田”、“义谷”、“义米”、“义舍”等的慈善事项。“义田”,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泛指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义谷”,义捐赈灾的谷米。南北朝以后,由“义”组成的慈善类词语更多,如义举、义事、义务、义捐、义赈、义诊、义演、义卖、义庄、义社、义井、义塾、义学、义园、义冢、见义勇为,等等。由“慈善”一词的发展,可见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摘编文献:
王文涛《“慈善”语源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