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1:23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钟欣
佛教通过一系列清规戒律来约束和规范信徒们的行为,使他们不但能够明辨善恶,还能断恶修善,广积福德。概括而言,佛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不杀生、报恩、布施与修福田,佛教的五戒、十善及其实践行为向我们展示了其具体实践的方式:
在佛教的五戒之中,不杀生为首戒。不杀生不但意味着不杀人,也有不杀虫蚁鸟兽、不损花草树木之意。在不杀生的基础上,中国佛教还曾提出反对战争与刑杀的观念,南朝梁武帝提倡断酒肉,过素食生活,汉传佛教普遍将食素作为饮食准则。佛教不杀生的戒律表达了尊重和保护一切生命的观念,体现了佛法慈悲的本质,也是佛教开展环保护生等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在动因。
报恩是中国佛教一直强调的慈善思想之一,也是佛教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与践行方法之一。佛教讲报四恩,即指报三宝恩、父母恩、国土恩和众生恩。报三宝恩,是对佛教佛、法、僧三宝救度众生的报答;报父母恩,是对养育的亲朋的报答;报国土恩,是对自己国家的报答;报众生恩,是对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的报答。报恩思想明确了有情无情均对人的生存有恩,所以人应常怀感恩之心并予以回报,激励人们多做好事、善事。
布施为佛教“四摄”和“六度”之首,是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由之路,具有无上功德。《大乘义章》有:“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曰之为施。”简言之,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小乘佛教的布施分为财施和法施。财施即施财物与他人,以破己之贪心,免来世之贫穷。财施之财亦分为内才和外才,内才包括人的智慧、经验、学说等;外才指钱财物品等。法施即向人传教说法,助人成就解脱之智。大乘佛教还提出了无畏施,即给人信心,无畏面对人生之苦,在修持之路上勇猛精进。佛教认为真正的布施应是净心布施,即抛除利己动机,不求回报,以自己的体力、财力和智力去利益众生。因此,布施是佛教的道德修养和解脱修持中极为重要的善行,也是成就佛道的必由之径。
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佛教都保持了慈悲济世、利乐众生和庄严国土的优秀传统,每一个佛教徒都将弘法利生作为自身修行的实践与责任所在。佛教博大深远的慈善公益思想既是四众弟子创建慈善公益组织、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的理论支柱与实践依据,也是佛教徒及信众成佛得道、涅槃寂静的内心诉求与精神依归,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公益思想,推动了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在佛教慈善公益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佛教曾建立了用于救济贫苦的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无尽藏,设置了扶老育孤的专门机构——孤独园、福德舍,创立了早期的医院——六疾馆、养病坊、疫病坊,成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机构——悲田院,以及建立藏经楼、漏泽园、义学、义庄、义冢等涉及环保护生、公共设施建设等多种领域的慈善事业。
在现代,伴随人间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解众生于苦厄,救众生于倒悬”的慈善公益事业也走出了一条济世度生的特色道路,无论是赈济灾害、扶贫助残,还是修桥铺路、济生施药,佛教组织都不遗余力地参与和奉献,更是通过成立专门的慈善公益组织增强服务事业的组织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广度众生、为民众谋利的同时,也帮助政府、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符合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福田广种,报答国土与众生恩德。不仅如此,佛教认为物质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的根本症结在于人心,而人心的问题则需通过思想与文化层面的内容才能解决,因此,佛教的文化传播事业与道德教化事业发展的十分突出,对净化人的心灵,劝人节制欲望、断恶修善,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十分注重,这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道德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助于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摘编文献:鞠昕彤《宗教慈善公益研究——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西南大学博士学学位论文,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