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13:15 来源:上海慈善网
道家
一、天道自然
道家以老子为创始人,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道家还有一些比《老子》更早的书籍,但大多没能好好保存下来,今天只能从辑本中看到些许内容。这些早期的道家书籍体现了“天道自然”思想,如《太公六韬》:
人主好破坏名山,壅塞大川,决通名水,则岁多大水伤民,五谷不滋。(《六韬·鬼谷子》)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不赞成人为改造自然生态。为了证明改变自然带来的危害,又举例了夏桀凿岑山“是泄天气发地之藏”而招致灾祸的典故:
期年,岑山一旦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上反居下。汤率诸侯伐之。(《玉函山房辑佚书》)
所谓“天子失道,必有后败”。自然是“道”的根源和法则,取法自然便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失道,即违背自然,道家相信违背自然一定会自尝苦果。
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影响了道家诸子对灾害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为因素可能引发灾害,如胡乱开凿引发洪水,发动战争引起饥荒,所以他们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坚决反对战争。
二、减税止贪
道家防治灾害,首先要求人主体谅百姓:
其憯怛于民也,国有饥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冬不披裘,与民同苦乐,即天下无哀民。(《文子疏义》)
文子认为,如果君主对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感到同情忧虑,就应该停止享受美食华服,体会百姓生活的艰难,与人民同甘共苦。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校释》)
及世之衰也,赋敛无度,杀戮无止,刑谏者,杀贤士,是以山崩川涸,蠕动不息,野无百蔬。(《玉函山房辑佚书》)
老子把人民遭受饥荒的原因归咎于统治者吞吃太多赋税,文子也将天降灾害的原因归咎于统治者的贪敛和杀戮。形成灾害的原因有很多,但人主贪婪征敛的行为无疑会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总的来说,道家关于灾害的看法少而精辟。道家主张以虚空清静的心去观察万物生长发展循环往复的过程,认为万物生长纷呈,终将各自回归自己的根上。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而无危险。灾害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家顺应自然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同时,道家还注意到了统治者的作为与灾害之间的密切关系。
墨家
一、乐善好施
墨家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特别是强者应该乐善好施帮助弱者。“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墨子闲诂》),遇到灾害肆虐的年岁,成千上万的人饥寒交迫,因灾死亡的人有很多。墨家鼓励把粮食和衣服都分给饥饿寒冷的人,如同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别人,对待别人如同对待自己。只要人们做到彼此之间相亲相爱,国家便能长治久安。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墨子闲诂》)
墨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有钱的人要懂得施舍钱财给穷人,有学问的人应该传授别人知识,彼此互补有无,天下交相而利。
乐善好施的救灾思想是墨家对“兼相爱,交相利”学派核心思想的延伸。“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本质,冀图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取代人和人之间原本的贫富贵贱的差别,表现出其理想性的特点。乐善好施的思想有其进步性,它的进步意义在于体现了早期朴素的慈善主张。乐善好施的思想影响深远,在灾害救助史上书写了充满人性大爱的一笔,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二、严律防火
墨家重视“火”的利用及严防。墨家在战争中熟练地运用火攻战术,先是精心布置火点,诱敌深入后再采取熏火烧门等各种火攻方式击溃敌军。他们深知“火”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因此格外重视防御火灾:
诸灶必为屏,火突高出屋四尺。(《墨子闲诂》)
墨家守城,要求每家的炉灶要有防火屏障,对烟囱的规格也有建设标准,要求必须高出屋顶四尺。
救火者无敢讙哗,及离守绝巷救火者斩。(《墨子闲诂》)
诸女子有死罪及坐失火皆无有所失,逮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墨子闲诂》)
救火的人不可以大声喧哗,如果引起恐慌混乱要被处死;引起火灾的人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他是否有意为之,都按纵火捣乱的罪被处死。如此严酷的法令一反墨家倡导“兼爱”的仁慈形象,更突显了墨家对火灾的恐惧。火灾的危害性很强,星星之火便可燎原,其蔓延快、波及范围广、破坏彻底的特性都不得不令墨家谨慎待之。
墨家的灾害观念和救灾思想与其学派“兼爱”“尚同”等思想主张密切相关。墨家重视实践,墨子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他追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社会理想,鼓励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面对自然灾害,墨家看到了人为因素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注重勤俭节约和重农储粮。墨家迷信鬼神,认为疫病等各种灾害是因“民不与天同”而遭受的天罚,有其思想陈旧落后的一面,但是其利国利民、泽被后世的好举措也不容忽视。墨家思想在先秦时期是独特的存在,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学习。(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李为《先秦诸子灾害书写的文献整理与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