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清末民国时期的慈善文化

2019年5月20日12:31 来源:上海慈善网

  清朝末年慈善文化

  频发的自然灾害、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动荡的政治变革造成大量缺衣少食、流离失所的难民,传统的慈善救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变迁。随着近代经济环境的变动,都市工商业的发展和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促使清末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其表现如下:

  1、慈善主体的改变与增加

  在古代传统慈善文化理念的影响下,封建统治者一般通过兴修水利、兴建仓储等方式防灾备荒,通过赈济、移民就粟、以工代赈,以及施粥、修复塌房等方式扶持灾民恢复生产,实施灾后补救。而频发的自然灾害、兵祸匪患和国库告紧使统治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为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领域提供了一个的空间,他们将所募之款,涓滴归公,以保障慈善经费全部用于义赈,在社会救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救国”慈善意识的萌芽与兴起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掠夺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传统慈善文化受到民族存亡的严峻考验,在救亡图存的时局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文化及慈善事业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救民必先救国。他们中很多人都主张革新慈善思想,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思想理论,都把慈善理念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效仿西方国家兴办近代慈善事业,酝酿和萌生了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

  民国时期慈善文化

  民国时期初步建立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中央一级专职慈善救灾体制,明确了慈善救灾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慈善救灾工作在国家方案规划中被列入了中央业务部门,由内务部兼管的,地方慈善救灾事宜则由民政厅兼管。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赈务处暂行条例》颁发实施,规定由赈务处综理各灾区赈济及善后

  事宜。后内务部又公布了《全国防灾委员会章程》,此委员会的重要职责是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谋划防灾方法。在国民政府时期,民政司负责慈善救灾,掌管贫民救济、防灾备荒、地方粮食管理、地方筹募赈捐审复、游民教养事项。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原因,慈善事业相对来说能到得到兴盛发展,其表现为以下三点:

  1、政府慈善和民间慈善的合作与互动

  政府慈善和民间慈善的合作与互动是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旋律。政府通过颁布条例、发行公债及奖券或给予精神奖励,鼓励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而民间社会以此为契机,争取政府优惠条件,参与赈济。

  2、慈善家群体与慈善理念的涌现与转变

  相对于传统的慈善事业而言,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慈善家,他们之间彼此联络呼应,形成慈善家群体。在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源地上海,熊希龄、顾履桂、王一亭、钱能训、徐世光、徐乾麟、姚文楠、朱葆三等人创立中华慈善团体全国联合会与世界红十字会,将慈善文化付诸实践;在福建,王麒、丁滢、蓝建枢、陈培锟等人负责福州红十字会、福州兵灾临时救济会等机构。其中不少先进思想家通过大量接触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慈善事业的比较,看到中西文化的差距,认识到西方国家“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合理性,符合时代趋势和“世界公理”,因而一改拒外心态,要求转变传统慈善理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并对中国传统善堂的职能进行改革。

  3、慈善机构和慈善活动的发展与创新

  新式慈善机构和团体大量出现,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及具有地方自治雏形特点的新式公益性机构,这些机构和团体往往是由热心慈善公益之人如经元善等所创办,有的还与传统慈善机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开展了新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慈善活动涉及济难、赈灾、办学、养老助丧、育婴恤孤、赈灾救贫、戒烟助田、设所教艺等多个方面。总体而言,心存善念的慈善家群体与慈善机构促进了民国慈善事业的兴盛。(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安连朋《略论中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到近代的演变》,《学理论》2014 第26期。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