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13:31 来源:上海慈善网
义学原是宗族范围内为贫苦子弟而设的教育机构。据《乾隆临汾县志》载,山西义学最早产生于元代。到明代部分地区已经设立义学,但数量并不多。真正具有慈善性质的义学大概要从明代后期算起,而这类义学的大规模出现是在清朝时期。清朝最先在京城本族和西南少数民族中推行,后将明朝社学统改为义学,并推广至全国各地。
义学的招收对象与性质
雍正元年规定义学生年龄在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但光绪时期入学生童年龄降到了七岁。定员二十到三十人左右,最少十人以上才可开馆。绅董要对肄业生童造册籍,随时进行考察。邑中实在贫苦无力延师者方准许入学。如果中户人家无力在家设立私塾,近处也无学馆,则准许其子弟入义学读书。但相比贫户,中户每年需贴五到八两白银,以一半付给义学师,一半交给绅董,以贴补极贫者的笔墨之费。其中学业稍进者予以奖赏,顽劣者予以惩罚。
从义学的招生标准(贫苦无力延师者方准许入学)和学费收入(几乎是免费性的)我们可以看出义学是当时乡村地区的一种慈善公益性质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依托于民间绅士的筹办与捐款,虽有部分官府支助,总体上是民办教育。
义学的运营
义学的运营主要围绕经费的收支展开,从中也可了解到其组织管理完全由绅士参与执行。首先,义学校董是由城中绅士公举,负责义学的招生与聘师,并管理资金的分配。一年一换,每年腊月二十六日放假前绅董清点校产、公布开支细节,并交予下 一届绅士。
1、经费来源
按经费来源与分配的多寡, 山西义学有两种, 一种是在城或镇上建的较大规模的义学,此种义学经费由绅士负责集资,轮流经理。另一种是建于偏远山村中规模较小的义学,其经费大多只有义学田 一项,归学师耕种或出租取息作为学师束脩,学中大小事务均由义学师处理。在农商发达的山西,义学的资产主要是土地和捐款。大小义学经费大多来源于绅商阶层。义学的土地称为义学田,捐款包括绅商捐赠、官吏捐奉、书院接济等。出租义学田所得 租金是供养义学的主要经费来源。在租金和捐款基 础上,存入钱庄发商生息,以扩大义学收入。
2、经费支出
在城义学经费由绅董安排各项支出,在乡的小规模义学经费由义学师自行经理。支出大多包括延师束脩、修建校舍,有条件的地方还会负责生童的笔墨纸砚,雇人拾捡字纸,看门洒扫。煤米、月课诸生考试、饭食奖励、修补屋宇、置办桌凳等开支依各地义学收入和规模而定有无。
3、制度规定
(1)教师的选聘。教师的选聘是义学兴衰成败的关键。方志中多有记载。根据规定,义学师由负责管理义学 的绅董来选任,一般为本地的士。具有士的身份一 般都是中小地主,又有一定文化,同时还需在地方上有较好的声誉、名望。“品行端 方、文理明通”也是义学延师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具备了“士”的身份和声望、名誉,再由士绅公举禀明后,具书延聘即可。
(2)教师待遇。大部分地区的义学师每年工资按三节支给,不得克扣,亦不准预支。学师如有事需预支则需向绅 董禀明情况。如学师遇有事耽误,工资按日计算,扣除延误部分。 在山西义学中,“送礼”被算作一项师生礼仪。 每年各生视家境状况而定,随意送师“未面土宜之 物”,不拘多少,以尽师生之情谊,表达对教师的感谢。如实在贫苦亦可以不送,也不得争论礼物的厚薄,以免有伤雅道。
(3)学生的出路。义学学生的升学率是极低的,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原来的生产单位或者经商是他们的既定出路。这就表明义学在改变下层民众命运、开民智方面功效甚微,其主要功用还是社会教化,这也是民众参与义学积极性不高,限制义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义学的设立,还是起到了“广乡学之教育,补成均之不逮”的历史作用。作为官学的重要补充,于地方的文教事业大有裨益。
不论是出于官府之教化目的,抑或是出于民间之科考意图,山西义学始终没有跳出封建儒家文化和礼仪的桎梏。从整个清代来看,义学教育因各地师资力量不同,呈现很大的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模式,其教学效果亦难以考量。只有极少数天分极高的贫寒子弟才能从庞大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学,接受精英化教育。(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牛保秀《慈善公益视野下的清代山西义学运营实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7月第3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