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曼谷NGO的异乡人

2021年2月8日15:44 来源:发展简报 作者:黄潇丹

1

  在我研一的暑假,由于机缘巧合,我有幸成为了一个NGO 的调研员,更幸运地是,被分配到的工作地点是在曼谷。

  曼谷这座城市,和别的大城市一样,市中心高楼林立,可城市的光环随着离市中心的距离变远越来越淡。在周边的郊区,层层叠叠的用木板和塑料片搭起来的棚子(叫它“房子”实在是不堪)离火车的铁道只有一步的距离,每当火车轰鸣驰过,铁道两旁的人们便像被秋风扫开的落叶,带着桌子板凳一起,被扫进了那些棚子里。

  我当时参与的项目是雇佣我的NGO跟另一个当地的NGO合作的。于是我既有和我在印尼远程办公的上司一周一次电话沟通的机会,又有和当地东南亚的同事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工作形式对于一个从未参与过田野调查式工作的人来说很是新奇。

 图像 

2

  我在这个NGO第一个感受大概就是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来自在这里工作的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文化。我在这里第一个认识的人是K,金发碧眼,来自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我跟K作完自我介绍过后,没想到他操着一口北京腔的普通话对我说: “欢迎啊!我在中国工作了十年了,现在在东南亚,很是想念北京。”

  看着我一脸惊讶的样子,K 笑了笑,似乎对这种诧异已经见惯不惊,然后转而用英语说道:“我们作NGO工作的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而且很少有只会一门语言的人。但目前我们的团队还没有一个中国人,你的到来算是给我们的多元化做贡献了!” 我听了大笑,打趣到:“ 我敢肯定这里比加拿大要多元化多了。” 他也笑了起来,我已经开始喜欢上这个同事。

  这个NGO的总部在美国加州,但在五大洲都有分支。K 就是这个NGO在中国的北京总部的经理。他在北京的时候住在四合院里,朋友圈从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到国内政治经济界的人物,上下班骑电瓶车,很多时候我跟他聊天甚至会忘记他是个外国人,而感觉他就是个地道的北京人。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念北京,曼谷不好吗?

  他说:“曼谷很好啊,我喜欢大城市。可是北京有很多个‘面’,你会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北京是一张巨大的网,林林总总的人,各种各样的网络和人际关系,那多有趣啊。而曼谷就要简单的多。”我听他这么说有些意外,我一直以为越是在NGO工作的人,向往的都是越简单的人际关系。我说:“看来中国式‘关系’,你已经掌握如鱼得水了。”他笑着承认,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

  有一次下班时和K一同走出办公室,他主动要带我走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要横穿一个小区。他说:“只有带着你走这条路我才有信心。平时我一个人走,门口的保安大叔一看我就是个外国人,都会多盘问我几句。他一看你也根本看不出来你是泰国人还是中国人。”

  在NGO工作的人的工作节奏快但是有趣。一到周末,他们就要奔赴别的办公室或者东南亚别的国家作田野调查,做完过后回到曼谷,就要把收集的数据整理成报告,大概每一周就要产出一篇以上的报告。还有的任务就是和别的NGO联络,邀请一些NGO的服务对象,例如人权活动家,环境保护家来当地,联合举办一些研讨会等等。而雇佣我的NGO也就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之一。这两个NGO虽然总部都在美国,但一个在加州,一个在纽约。K要联系起这么多不同地方的人,从加州,到纽约,到北京,再到曼谷,想必一定离不开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吧。除了中国和东南亚,K还在南非和印度都待过。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我一直想要成为一个cosmopolitan,K周游四海,融合了各大洲、各个城市的文化,是真正的cosmopolitan。他带着不同国家和城市的气息来到曼谷,把各种文化杂糅起来注入他所工作的组织里,难怪他之前说在NGO工作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里就是个万花筒啊。

 图像 

3

  工作了两个月后,有一天我走进办公室却看见了一张陌生的面孔。一位胖胖的黑发女孩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热情地向我致以泰式双手合十礼,自我介绍道:“我叫Natalia,也在这个组织工作。只是我平常大部分时间在清莱,偶尔会来曼谷。”我立马双手合十回应她。

  Natalia用流利的泰语和其他的泰国同事交流起来,我忍不住问她来自哪国,她说:“我出生在秘鲁,但在澳大利亚长大。来泰国已经有六年了。” 看来又是一个cosmopolitan。我不禁想起K之前说过的“NGO里很少有只会一门语言的人。”我跟Natalia很聊得来,她听说我来自四川过后, 说:“那你一定要尝尝隔壁那条街的九层塔炒饭,绝对辣得你再也不想离开这儿了!我就是这样被泰国拴住,在这里‘困’了六年的。不如今天下班过后我带你去吃吧!”

  我当然不能拒绝她的热情邀请。下班过后便和她一起到了一家小餐馆。那小餐馆店面很小,挤在一排店铺中间。门面和墙壁全都涂成鲜艳的黄色,在一排灰蒙蒙的铺面中间显得尤其亮眼。Natalia几乎都没有瞟一眼菜单,便用泰语劈里啪啦地和老板嘱咐好了我们要点的菜。

  她帮我张罗着点的菜,介绍泰国美食和啤酒,和老板用泰语闲聊,时不时充当我和老板的翻译,我又一下子忘记了她是个异乡人。好像站在我面前这个皮肤黝黑、有着深深的眼窝的女孩就是来自泰国。

  我突然想起之前K带我横穿小区走捷径的时候说的,我的东亚长相让人分辨不出我是泰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一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也许的确和K这种白男走在一起,旁人会想当然以为我是泰国人,对于K来说,在很多方面有个东亚的朋友确实有一些便利。

  但和Natalia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更像个外国人,而她这个远非东亚长相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充当我和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桥梁。

  K是属于从世界各地把别的文化带进了我们的NGO,而Natalia则是融入其中完全成了泰国的一部分。

 图像 

4

  我在这个NGO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调研湄公河下游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法律和社会问题。我曾经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在湄公河下游每有一项新的基建项目,在当地就会引发一次抗议。但经过了几次会议和日常的研究,我慢慢意识到了以前那种不理解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会议是在曼谷市中心的外国记者招待厅,位于高高的电视塔顶楼。我穿着一身西装、衬衣和高跟鞋,穿过川流不息的天桥。可当我乘电梯到达了最高层,电梯门打开的一刹那,我却吓了一大跳。除了我一身自以为十分职业的打扮之外,所有人都穿着随意,有好几个外国记者也穿着一身带有东南亚的民族元素的衣服。

  这时一个瘦小的金发女孩站上了讲台,她上身一件宽大的带流苏的披风,上面的深蓝和红色色块撞在一起,充满了异域风情。她一口美式口音,开始介绍起今天的会议流程。

  紧接着,五位同样穿着宽大披风的人抱着乐器走上讲台。我一脸疑惑,这到底是研讨会还是文艺演出?主持的美国小姐姐介绍到,这五位是艺术家,他们有来自印尼巴厘岛、雅加达、泰国清莱和柬埔寨金边。他们拿出自己的乐器,作好架势。全场立即鸦雀无声。中间有着及肩发的男子开始吹奏起像是笛子的乐器,旁边四位也陆陆续续加入进来,那带着东方独有气息的、悠扬的乐声弥漫了整个会议厅。

  五位艺术家表演完毕过后,一位来自老挝的社会活动家讲述了在几年前一个由韩国出资在老挝建造的大坝,由于破坏了生态和地质结构,加上雨季,不堪重负坍塌的故事,当地的人们流离失所,直到现在还生活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里。那次会议的最后,主办方给了每位参会者一份文件,标题是“湄公河宣言--- 我们想要的湄公河”。然后由两位工作人员领读了这份文件,分别用英语和泰语,而用泰语领读的那位正是我们的Natalia。

  当时一股羡慕之情涌上来,我感觉那时Natalia好像就是那些活动家的一份子,她能够理解他们的语言,有一种共鸣,她读出的那份宣言不像是这些NGO共同商议写的,就像是她自己念出了她自己所想。而我即使理解了这些情感,但总感觉还是个局外人。我好希望自己也是Natalia。

  我似乎意识到,之前自己对于那些抗议的不理解,似乎都是因为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一个切切实实因为一项基建项目的失败而流离失所的人,所以根本无法共情。在这里参会的人们,有些是媒体记者,有些是学术界研究员,有些和我们一样是NGO的工作者,都有着不同的肤色和口音。但是他们不管国籍和职业,似乎都有着一种同样的身份认同,不管是他们的穿着、双手合十的问候方式,还是更深层的一种对于人的共情,都似乎冥冥之中有种归属感。

  我忽然为自己这个恍然大悟的认知感到有些莫名的开心,但是同时又有些疑惑---之前了解到自己和泰国人血脉上的联系时,我似乎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但现在,看着K和Natalia,带着朴素的情怀奔赴到曼谷这个大都市的人们,我好像突然理解了他们那种更为强烈和深刻的身份认同。像是统统被吸进了NGO这个文化的大吸器,几乎看不出他们是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迁徙者。

 图像 

5

  而我,有幸被卷入了这个文化的大吸器。

  有一天走在街上,一位女孩迎面向我走来,叽里咕噜跟我讲了一串泰语。我立即用英语跟她说:“不好意思我不是泰国人。”她马上换成英语,原来她是想问路。我对这一带的位置已经十分熟悉了。包括几个地名。我跟她详细地指了路,很自然地用泰语说出了几个地标的名称。她有些惊讶,笑着说道:“Are you sure you’re not Thai? I think you are Thai people. (你确定你不是泰国的?我觉得你就像泰国人一样)。”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夸奖。

  最开始来曼谷的时候,别人一看见我的东亚面孔便想当然的认为我是泰国人,那时我还有些不高兴,觉得别人搞错国籍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可是在曼谷的这个NGO里,我突然觉得我们身上那个国籍的牌子,在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角度来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就像那次的会议上,无论是哪国人都穿着东南亚的民族服装,操着不同口音的英语,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那情怀和理想却又如此相似。每个人在这个文化大熔炉里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K这种人在中国待了许多年,从别的地方把一些文化带进来;Natalia说泰语、习惯于泰国的文化传统,完全融入了这个文化成为了它的一部分;而我,大概是在奔走和学习中不断地有着新的身份认同,汲取着这样的文化,想要把这种文化散播得更远吧。(任真摘)

  注: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