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10:15 来源:公益时报
闽南人家在传承过程中,时刻鞭策着子孙后裔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准则,做一个区别善恶、懂得敬畏、讲究诚信的优秀公民。正因如此,千载而垂,闽南地区政通人和、慈善事业发达。许多闽南慈善家,以慈修身,通达大智,千秋留名。
黄守恭:舍地建寺成就开元寺
泉南古称佛国,名山胜刹,棋布星列。而这当中,法幢高树、一派庄严的泉州开元寺更是赫赫有名。追溯开元寺的肇建和历代修缮,又与“紫云黄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唐著名文学家黄滔在《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中记载了一段重要的史实:“垂拱二年(686年),郡儒黄守恭宅桑树吐白莲花,舍为莲花道场。后三年,升为兴教寺,复为龙兴寺。逮元宗之流圣仪也,卜胜无以甲兹,遂为开元寺焉。尝有紫云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这也成了现存的最早记录“紫云黄氏”开基祖黄守恭舍地建寺的文献资料。
黄守恭,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出生,泉州人。他少习诗书,博通经史,蜚声士林。黄守恭年轻时“初事货殖,后务农桑”,广辟桑园,种桑养蚕,纺丝织绸。中年后,他家资丰厚,富甲一方,且为人慷慨,《泉州府志·卷61·唐·乐善》称其“乐善好施,人称长者”。
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公因感桑莲肇瑞,遂舍桑田、宅第,延请匡护大师主持兴建寺庙。寺建成后,初名莲花道场,因建殿时尝有紫云覆地,又称紫云寺,此即紫云黄氏肇宗之由来。撰于明代的《温陵开元寺志》在“建置志”中称:“大开元万寿禅寺,旧在郡城西肃清门外,后城增广,则寺当城内之西区也。唐垂拱二年,乙酉二月,州民黄守恭,昼梦一僧乞其地为寺。恭曰,须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所在。越二日,桑树果产白莲,有司以瑞闻,乞置道场,制曰可,仍赐莲花名,请僧匡护主之。”寺建成后,寺僧感念黄守恭之大德,在戒坛东翼建檀越祠奉祀之。
黄守恭一生充满积极的利世态度,在舍地建寺实行“裸捐”之后,黄守恭已居无长物,惟笔床茶灶相伴,却教子志在四方,让5个儿子自谋生计、创业兴家,凸显其智慧光芒。从现存的志书、碑刻等文献资料上不难看出,历代紫云黄氏族裔对于开元寺都有着一份独特的情义,每每在寺庙遇到困难之时,慨施臂助。开元寺在唐代创建后,“历五代十国而至宋,旁创支院一百二十区”,到元代合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这里面有一所支院“七佛东院”,便是出家的惠安黄氏族人——嗣祖禅师重修的。黄守恭的裔孙滇南宪副、陕西参政黄文炳曾参与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开元寺的修缮。清代,黄氏族人重修开元寺檀越祠共有四次。民国初期,黄氏族裔黄仲训、黄奕住、黄礼澄又相继重修过檀越祠,除此之外黄仲训还重建开元寺法堂,黄奕住独修东塔,黄秀烺独修西塔,黄念忆重修山门。
道询:古今“第一造桥慈善家”
泉州造桥技艺在两宋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桥梁设计建造专家,如祖派、宗己、了性、守净、道询等。他们当中,南宋僧人、惠安净峰人道询尤其特别。据史载,他一生造桥200余座,尤以凤屿盘光桥、獭窟屿桥、青龙桥等最为著名,可谓古往今来“第一造桥慈善家”。
惠安獭窟屿(又名浮山,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浮山村),位于古时惠安的东南端,东临崇武海面,南峙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然而在宋代,人们进出獭窟屿并不方便,因为当时獭窟屿仅靠一条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浅浅沙滩与大陆相连,一旦海水涨潮,人们便无法往来两地。于是,心存善念的道询率其徒,“拏舟运石”,建造獭窟屿桥,“成桥七百七十间,南北跨岸”。这座獭窟屿桥是道询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建造的,据说建桥之时他才不到30岁。《福建通志》称獭窟屿桥“直渡海门,凡五里许。”獭窟屿桥为两岸的快速通行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獭窟当地商贸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宝庆二年(1226年)春,道询主持募捐建造普济桥渡。该桥渡位于泉州后渚港北侧(今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一带)入海处的海上。所谓“桥渡”,即伸入海中的码头。普济桥渡长七八百米,石桥东侧古有一座航标塔。之后,道询又相继建成了弥寿桥、清风桥、登瀛桥等桥。据文献记载,弥寿桥“在二十二都英头白叶渡,宋端平间(1234—1236年)僧道询建,长六十余丈(约190米)”;清风桥“在二十五都,宋僧道询建”;登瀛桥“在十九都,一名‘回龙’。宋僧道询建”。累累功绩,言之难尽。
造桥是道询急民众之所急、解民众之所困精神的体现。即使是到了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道询已年届八旬,却依然精力充沛,同时建造了两座难度不小的桥梁——峰崎青龙桥和凤屿盘光桥,其执着的精神令人钦佩。青龙桥位于惠安县辋川镇下埭村与峰崎村交界处,横跨林辋溪。南宋宝祐年间,道询始建青龙桥。林辋溪不宽,但水流至此冲击力巨大,据说,道询为了缓解溪水对青龙桥造成的压力,借鉴洛阳桥的造桥方法,为青龙桥构筑筏形基础,减小基底压强,提高桥梁的承载力。
同样建造于宝祐年间的凤屿盘光桥,古时坐落于洛阳桥的下游(今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境内),它曾是连接乌屿(又称凤屿)岛北与桥南之东陆地的通道。乌屿与桥南地区时常被海水阻隔,虽然古有石路,但“潮至则不可行”,两地民众往来不便。南宋时,这里海外商贸日益繁盛,有“金乌屿,银后渚”的说法,建造一座桥梁解决货物运输困难,成了当务之急。道询于是募建石桥,宝祐六年(1258年)建成,此桥即为盘光桥。该桥对后渚、浔美、万安等地码头或转运渡口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赵昰敕封道询为“灵应大师”。这一封号算是为道询的一生画上了圆满句号。于今,道询和他所造的桥,都在历史中不朽。
李五:舍糖灭瘟换万民心中甜
在晋江人李五的身上,“兼善天下”的精神之光格外耀眼。李五,原名李英,字俊育,号自然,生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乡人以排行论,称其为“李五官”。从22岁至30岁代兄督修安平大道起,李五就从未停下行善脚步。33岁时,他与四兄启正共创晋江桂岩书院,造福村中学子;36岁,督修吟啸桥;46岁捐修洛阳桥;59岁在浙江宁波鄞县舍糖灭瘟;60岁时捐资重修六里陂水利工程;61岁在泉州东岳庙赈济饥民……这些都是大的善举,如果提及平日行善,更是不胜枚举。
明正统九年(1444年),李五贩糖至浙江宁波。一天,李五听闻鄞县买糖者突然增多,便调运大批凤池糖至当地销售。当李五来到鄞县后却得知,此处正瘟疫肆虐,百姓盛传只有服用泉州产的凤池糖才可治病,故而购者日众,一时间糖价猛涨。然而,面对这种“商机”,李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救人。为了让穷人也能及时买到糖,李五当即决定为民舍糖。人们闻讯后蜂拥而至,李五见需者太多,索性在当地交通便利之处找到一口水井,每天将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服用。不久之后,瘟疫根除,鄞县因李五施糖而重享安宁。“舍糖灭瘟”一事涉及万民的安危,李五肯舍一人之糖,换取万家福音,这是真正为世间带来甜味之举。李五的善行发自于心,兼善天下的甜蜜,是万世都能分享的。为了纪念慈善家李五,鄞县的人们世世代代将李五舍糖的那口井称为“恩公井”,直至今日,此井仍存。
在晋江还有多处与李五有关的遗迹,如凤池李氏家庙、李英九落大厝、李五纪念馆、福海堂、李五陵墓等。李五纪念馆中陈列着李五坐式雕像一座,以及关于李五乐善好施的各种史书、碑记、匾额、照片、楹联等,以供后人瞻仰。据该纪念馆管理人员介绍,该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李五的善行善举,让李五“乐善好施、惠泽民众”的慈善之风继续吹拂社会。
陈嘉庚:“华侨旗帜”传承慈善薪火
陈嘉庚,字科次,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他是一位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事迹涉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领域,不仅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教育家、企业家,更是受人敬仰的慈善家。
陈嘉庚17岁开始在南洋淘金,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便拥有了15000英亩橡胶园,建起庞大的商业帝国。鼎盛时期,他的产业遍及五大洲,雇员3万多人。作为泉州人的陈嘉庚尽管身处南洋,但始终保持爱国情怀,挂念着祖国。1906年江苏洪涝灾害、1908年漳州水灾、1917年天津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陈嘉庚对灾区人民施以援手、多方筹款赈灾。在募捐方法和方式上,陈嘉庚也颇有见地。他认为,募捐一定要有人带头并多捐,这样才能募集到较多善款,而通常都是他自己带头捐出巨款。另外,他提出捐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特别捐、常月捐、节日献金捐、货物助赈捐、纪念日劝捐、卖花卖物捐、游艺演剧球赛捐、舟车小贩助赈捐、迎神拜香演戏捐等”。持久的捐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慈善行为难以持续的不足。
致富后,陈嘉庚想得更多的是兴学报国,提倡慈善事业要与教育事业相结合,通过教育来培养更多的慈善人才,推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他先后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学校,办学所需经费均靠其所经营实业来维持。陈嘉庚为筹集办学资金,不惜变卖家产、出卖大厦。1937年他将厦门大学无偿交给政府,厦大自此成为国立大学。陈嘉庚慷慨捐资教育事业,为无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中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陈嘉庚对侨居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也颇为关注,他在新加坡长期资助、倡办多所华侨学校,包括道南小学、爱同小学、崇福小学、南侨师范、新加坡水产学校和南洋华侨中学等,这些华侨学校对培养华侨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意识、加强华侨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嘉庚认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他积极捐赠资金用于修建医院、养老院和孤儿院等社会福利设施,改善民众生活,并多次投资修建水电站、水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陈嘉庚也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他投资创办了多个文化机构,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他还支持戏剧演出、音乐会、展览等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
陈嘉庚的慈善思想是中国慈善的重要精神资源,其慈善事业开创了华侨公益回馈祖国家乡的先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更多的侨商,如李光前、黄奕住、施金城等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陈嘉庚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慈善精神、崇高品格,随着时光前行,熠熠生辉。(据《泉州晚报》)